白洋澱的蘆葦
中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三中全會《決定》解讀之五,就如何加強和改進對主要領導干部行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做出解讀。文章稱,要適當分解主要領導干部權力和責任。應按照分工負責原則來確定主要領導干部分管的事項、掌握的權力以及應負的責任,減少主要領導干部對具體事務的插手干預,降低主要領導干部對班子成員晉升時的權重。(據12月5日《京華時報》)
從中紀委對三中全會《決定》的解讀中不難看出,中央對一把手權力“限行”已經提上重要日程。按照分工確定權力、減少插手干預具體事務、降低對班子成員晉升時的權重等,每項規定都針砭時弊、有的放矢,可以說給制約和監督一把手權力搭好了“籠子”,明確了舉措。在期待落到實處的同時,筆者想借機談談對中央制約和監督一把手之舉的一點拙見,我覺得一把手權力“限行”至少有三大好處。
好處之一:有助於保護和純潔領導干部隊伍。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尤其是主要領導干部,在現行的政治體制中,掌握著絕對的權力。所以一把手往往是商人追逐和“進攻”的主要目標。一些意志不堅的一把手則在商人的強大“攻勢”之下“妥協”,濫用職權,營私舞弊,最終鋃鐺入獄,追悔莫及。原鐵道部長劉志軍、雅安原市委書記徐孟加就是鮮明的例子。由此可見,中央制約和監督一把手權力,在堵住一把手濫用權力漏洞的同時,也是有效避免一把手陷入腐敗深淵,說到底是保護一把手、純潔領導干部隊伍的有效之舉。
好處之二 :有助於充分發揮副職的優勢和才能。民間有句順口溜“副官、副官,吃飽遛圈﹔副職、副職,有勁不使。”這雖然是對副職地位和作用的錯位認識,但卻折射出一些副職在正職面前不能或不願發揮作用的現象。事實上,在權力制約和監督乏力的情況下,很多單位和部門都是一把手說了算,有些甚至凌駕於班子集體之上、凌駕於組織之上,大搞“一言堂”。班子成員監督顧慮多,覺得“一把手”位高權重,不敢得罪,常常是遵照一把手的吩咐行事,以絕對地“服從”維護一把手權威,致使自己的聰明才智難以充分發揮。對於副職來說,中央對一把手的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特別是“減少主要領導干部對具體事務插手干預”這一信號,其實是透露出副職發揮才能、依個人思路和意願推進工作的空間將加大,有助於副職在工作中大展“拳腳”,甩開膀子干事創業。
好處之三:有助於扭轉干部“隻唯上”的思想觀念。時下,干部的升遷、晉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把手的評價和推薦。由此,一些干部思想中的“唯上”觀念嚴重,為了得到一把手的美言和推薦,他們在工作中常常是以“上”為中心,對“上”負責的“唯上”現象較為普遍。中央加強和改進對一把手行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特別是將降低主要領導干部對班子成員晉升時的權重,自然會引導相關干部逐漸轉變“唯上”思想,有助於培養有主見、有思想、有辦法的班子成員,從而樹立“不唯上、隻唯實”的導向。
三中全會《決定》強調,要加強和改進對主要領導干部行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並指明了對一把手權力“限行”的方向和舉措,有利於形成“副職分管、正職監管、集體領導、民主決策”的權力運行機制,有利於提升各級領導班子的戰斗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