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讓各類人才踴躍投身改革“大舞台”

干越白丁

2013年11月20日13:2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打破體制壁壘,掃除身份障礙,讓人人都有成長成才、脫穎而出的通道,讓各類人才都有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這一重要論述,為進一步提高人才工作科學化水平、大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作出了部署。

深化改革,人才為先。貫徹落實好三中全會精神,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需要充分調動各類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迫切要求創新人才工作的理念和思路,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推進人才工作,讓各類人才都有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積極投身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舞台。

不可否認,長期以來形成的資歷、學歷、職稱、身份、編制等體制性障礙,成為人才合理流動的羈絆。越是在需要人才的欠發達地區,人們越看重機關事業單位這個“鐵飯碗”,往往因為一個編制而不願放棄原來的工作,也往往因為一個編制而進不了人才。這種人才流動機制的不順暢,導致我國人才總量雖然不小,但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人才過多集中於機關事業單位和非生產領域,而企業、科研、項目等領域急需的重點人才擁有量較少,高層次、復合型、創新型人才不足,人才不夠用、不被用、不適用的問題,成為制約改革發展的“短板”和“軟肋”。

觀念左右理念,心動引領行動。在人才工作上,要克服論資排輩的觀念,不以職務、資歷、學歷壓制人才,為各類人才的成長進步助力加油,促進人才脫穎而出。要克服親親疏疏、以學派和“小圈圈”劃分人才的觀念,堅持從事業發展的大局出發,開闊視野,廣納賢良,唯才是舉,不使埋頭苦干的人才被埋沒,不讓吃苦耐勞的人才吃虧。要克服“武大郎開店”、嫉賢妒能的觀念,開闊胸襟,見賢思齊,禮賢下士,敢於啟用比自己強的人。要克服求全責備的觀念,看本質、看主流,尊重人才的個性,寬容人才的失誤,發揮人才的優勢。

破除傳統的人才管理體制,改變陳舊的人才管理模式,還要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法規政策,健全行政制度,出台關於培養、引進、使用人才的優惠政策,創新人才選用機制,打破人才流動的“堅冰”,真正做到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資歷、不唯身份,實現各類人才的合理流動。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人才資源配置和人才結構調整中的決定性作用,統籌推進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和社會工作人才等六支人才隊伍建設,激活整個人才隊伍的“一池春水”,給各類人才創造一個自由發展空間,讓各類人才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共享人生出彩的機會。

時代呼喚人才,改革需要人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各級黨委政府要放心放手放權地支持人才開展工作,營造“人人都能成才、人人奮發成才”的氛圍,形成各類人才各得其所、用當其時、才盡其用的機制,為各類人才創造廣闊的舞台和發展空間,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強大的智力保証和人才支撐。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娟、謝磊)
相關專題
· 干越白丁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