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解
領導干部親筆簽名登報承諾“杜絕紅包”,這樣的廉政宣言14日出現在安徽宿州市委機關報上,該市市委書記、市長等34名市級領導親筆簽下“杜絕‘紅包’現象,純潔人際關系”承諾書。此事在網絡上引發不小爭議。(據11月16日《北京青年報》)
在當前中央強勢反腐、狠剎“四風”的背景下,以市委書記領銜、34名市級領導共同簽訂的杜絕“紅包”承諾書,展示了宿州官方堅決反對“四風”的一種姿態,表達了領導干部帶頭廉政從政的一種倡議,對於促進黨員干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具有積極的示范效應。
對“紅包”這類東西,黨員干部就該把它看成像嗎啡、可卡因一樣,避若蛇蠍。那麼,宿州方面一份杜絕“紅包”的“軍令狀”,為何攪動公眾敏感的神經?其實,與其說公眾是對宿州官方舉動的吐槽,不如說是對官員承諾這一普遍現象的憂慮。
——標准低了。承諾是指對某項事務答應照辦,且這項事務應當是在不違背法紀、道義的前提下,可以進行不同選擇的。諸如“抵制公務活動收送‘紅包’現象,拒收管理對象和服務對象、管轄范圍內的下屬單位和個人、與行使職權有關系的單位和個人的現金、有價証券、支付憑証”之類要求,本是公職人員必須踐行的行為“底線”,不容變通和規避,如今弄得跟老師承諾不收“補課費”、醫生承諾不收“開刀費”一樣,成了官員向市民公開承諾的內容,讓人情何以堪。
——形式濫了。宿州方面說登報承諾拒收“紅包”屬廉政建設的“創新形式”,實在是“out”了。曾幾何時,機關干部習慣了開口誓言、閉口承諾,以顯示自己的態度和立場。領導班子換屆要進行紀律承諾,官員上任要作就職承諾,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還專門設有“公開承諾”環節,加上那些決策“拍腦袋”、落實“拍胸脯”的口水承諾,這在各級機關報刊上已成一道“景觀”。官員可能缺這少那,但最不缺的恐怕就是承諾。形式太多,難免“畫蛇添足”啊!
——效力弱了。當下一些黨政機關,承諾不承諾很重要,承諾什麼、兌現與否不重要。很多時候,那種沒有法律約束力的承諾,充其量不過是某些官員的“口頭沖動”,官員姑且這麼一說,公眾無妨這麼一聽,誰也不會過於較真。君不見,新官們就職演說時夸夸其談,又有多少兌現的?貪官們廉政承諾時信誓旦旦,收起錢來何曾手軟過?台前唱廉口若懸河,幕后貪腐肆無忌憚,他們不會因為之前的承諾而節制自己的貪婪,更不會因為違背承諾而被加重處罰。
有一首歌早就唱過:“因為誓言不敢聽,因為承諾不敢信……”現在官員的承諾,如同“狼來了”的魔咒一樣,讓黨政機關的公信力受到嚴峻挑戰。官場上不差承諾,差的是對承諾的堅守、對違諾的懲誡。一打承諾,不如一個行動。抵制“紅包”現象,純潔人際關系,查處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懲治是最具威懾力和殺傷力的武器。對違反廉潔從政規定的行為,公眾期待的是,發現一起,就徹查一起、通報一起,讓管不住嘴、收不住手的人付出代價。
相關專題 |
· 何解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