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啟東
普通的羊毛紗線,搖身一變升級為“羊絨紗線”高價出口,再以“棉紗線”低價進口,騙取出口退稅8億元——上海近年來破獲的數額最大的騙取出口退稅案件目前已偵結,移送檢察機關進行起訴,揭開了“納稅大戶”竟是“騙稅高手”的真面目。(11月14日新華網)
據介紹,自2009年以來,黃某伙同陳某等人在報關出口時,將羊毛紗線虛報為羊絨紗線,並高報價格,用從內蒙古、河北、遼寧等地大肆虛開增值稅發票,出口至境外,而貨物運抵境外后,再由他們控制的“空殼”公司將同批羊毛紗線變羊絨紗線,再變成“棉紗線”進口,就這樣的“空轉”往返,4年左右的時間裡,他們累計出口金額近70億元人民幣,騙取出口退稅款8億余元。
這個騙稅案件,犯罪金額之大,令人震驚。要知道,出口退稅本是國家支持外貿的惠民措施,然而,卻因為種種原因,成為了不法分子的“搖錢樹”。
就這一騙稅案件而言,看看其途徑:羊毛紗線——報關——羊絨紗線——虛開增值稅發票——國外“空殼”公司——“棉紗線”進口——騙取出口退稅款。在整個過程中,按理說要通過稅務、工商、海關、外匯管理局、銀行等多部門層層把關,嚴密的程序,應該比較難騙了。而手段並不高明的黃某、陳某卻騙稅4年,交易如此頻繁,都沒有被發現。如果這些相關部門中隻要有任何一個部門實地走一趟,去認真查一查,就會知道真偽。
可見,這個出口退稅案件,很明顯地暴露了出口退稅的管理漏洞,既有管理制度及其落實的問題,也有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問題。尤其是相關部門沒有真正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是典型的“龍多不管水”。
其實,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台了很多像出口退稅那樣的惠民措施,尤其是出台了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應該說頂層設計很好,政策也很好,但是,較為明顯地存在落實難的問題,主要是操作層面還存在問題,沒有強有力的責任倒查機制,特別是對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工作失職、瀆職追責不嚴,導致個別責任心不強的人,工作馬虎,出現惠民政策的錢被佔被騙。
要讓惠民措施達到真正惠民的目的,我們務必要從操作程序上制訂管用的制度,抓好制度落實,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啟動責任倒查機制﹔務必加強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的思想、法制、廉政和業務學習教育,提高他們的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提高業務能力和水平﹔務必嚴厲打擊利用手中權力謀取私利濫用職權者,嚴肅查處失職、瀆職,對造成重大損失的追究其刑事責任。唯如此,才能讓惠民措施真正惠民。
相關專題 |
· 謝啟東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