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救人村官”用生命詮釋群眾路線

冬君

2013年11月06日16:1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據多家媒體報道,10月31日晚,在溫州市平陽縣騰蛟鎮南陀路,一名女子被轎車撞倒在血泊中,路過的騰蛟鎮帶溪社區書記王青意和青灣村主任蔡福想開展救助,結果被一輛農用車撞倒,不幸遇難。

長期來,救助別人反被訛詐的新聞屢屢出現,使救助成了稀罕物,面對需要救助的人,“扭頭而去”、“視而不見”,“機械圍觀”成了常態,冷漠成了很多人的面具。

不久前,中央電視台“尋找最美村官”活動通過尋找、發掘、報道扎根基層、默默奉獻的基層干部中的典型代表,弘揚基層干部“親民、實干、奉獻”的精神品格。溫州市的兩位村官雖未獲評“最美村官”,但他們義無反顧舍身救助的行動同樣詮釋了村官的美。

村官不是“官”,帶起頭來真管用。目前,我國農村基層干部超過320萬人,他們在社會治理的第一線,在服務群眾的最前沿,懷著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的摯愛,扎根農村謀發展,甩開膀子干實事,展現了廣大村官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和務實進取的敬業精神,用自己出色的業績、良好的形象凝聚了民心、贏得了口碑。

美德無處不在,感動時刻涌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以黨章為鏡、以廉政准則為鏡、以群眾期盼為鏡、以先進典型為鏡。溫州兩名村官用生命詮釋了群眾路線的真諦,廣大黨員干部當以他們為榜樣,以他們的先進事跡為“鏡子”,時刻“正衣冠”,走好黨的群眾路線。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兩位村官走了,但留下的財富很寶貴。隻有自覺以他們的先進事跡和崇高品質,作為對照檢查的“鏡子”,往深處照、往細處照,才能將他們的精神和美德傳承下去、傳遞下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謝磊、趙娟)
相關專題
· 冬君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