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
據新華網載文稱,習仲勛家風之嚴,在很多人看來似乎有點不近人情。女兒乾平“文化大革命”前畢業於外交學院,學的是法語,分配到《國際商報》工作。一九八三年,王光英籌建光大公司,有意調她去工作。習仲勛聞知后,當面謝絕了王光英的好意,他說:“還是不要調她去好。你這個光大公司名氣大,眾目睽睽,別人的孩子能去,我的孩子不能去!”后來他將此事告訴了乾平,女兒委屈地說:我是學外語的,到光大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為祖國的改革開放做點事情,有什麼不好?習仲勛嚴肅地說,人隻要有才能,在哪裡都可以發揮作用,就怕你沒有本事。你是習仲勛的女兒,就要“夾著尾巴做人”。
“夾著尾巴做人”,這是中國民間的一句俗話,其意不外是說做人要虛懷若谷,防止驕傲自滿。其實,教育自己的家人與后代要“夾著尾巴做人”,不僅僅是習仲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清代未年的曾國藩在其《曾文正公家書》中也一再強調要“夾著尾巴做人”,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實際上處處蘊藏了這樣的思想。曾國藩要自己的后人不要做官,不要參與軍隊的事務,隻求讀書,做學問,然后低調隱藏人世間。
這樣做的目的是顯而易見的。作為官員的后人,如果不“夾著尾巴做人”,他們的力量是非常驚人的。如果這股力量用於為老百姓做事,正面的作用很大,教育的作用也很強。相反,如果這股力量用來為自己辦事、為家族謀利,其負面的影響也會很大,破壞力很強。
由此觀之,習仲勛教育子女“夾著尾巴做人”,也是一種人生境界,是一種處事的智慧和人格魅力,是做人的最佳姿態。記得有一句流傳千年的古訓叫“謙受益,滿招損”,還有“大巧若拙,大辨若訥,大勇若層,大智若愚”,這都被古人視之為美德。領導干部子女“夾著尾巴做人”,不但不會降低他們的社會價值和社會地位,反而會得到社會更廣泛的承認和人們更普遍的尊重。這既是對傳統美德的傳承,也是“革命后代”應有的“紅色”本色。
而反觀現在有些領導干部的子女,雖然沒有做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自己也不是什麼英雄、高級領導干部,但他們的名氣卻是十分大,能量也十分大。其中不乏那些整天打著領導的旗號招搖撞騙、謀取私利的子女,群眾意見很大。有的領導干部對其配偶、子女利用其職權或職務上的影響違法斂財,袒護包庇、支持縱容,甚至同流合污、直接參與其中,給黨和人民的利益造成嚴重損害,教訓十分深刻。
正因如此,筆者認為,“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習仲勛教育子女“夾著尾巴做人”是一面傳遞正能量的鏡子,這面鏡子至少能給予我們這樣的提示:“夾著尾巴做人”,就是“務實低調”,其本質是少說多做,求真務實,一身正氣。反映在做事上,就是兢兢業業,踏踏實實﹔體現在為人上,就是謙虛謹慎,默默奉獻、潔身自愛。這樣,才能不辜負“紅色前輩”的希望,永葆“革命后代”應有的“紅色”本色。
相關專題 |
· 林偉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