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啟東
日前,監察部就10起破壞生態環境責任追究典型案例發出通報,強調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保護生態環境是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的重大責任,要求各級監察機關加強監督檢查,督促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認真履行生態環境保護和監管職責,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10月24日新華網)
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並指出“隻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究”。
監察部通報的10起破壞生態環境責任追究典型案例,有對地方政府領導失職、瀆職的責任追究,也有對職能部門領導干部破壞生態環境的責任追究。這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講話精神的具體體現,又表明了我國對破壞生態環境者嚴肅追究責任的鮮明態度和堅強決心。同時,也給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敲響了警鐘。
現實中,造成環境污染的現象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究其根源,一是有的地方領導為了所謂的政績“殺雞取卵”,為了擴大經濟生產總量,讓一些不符合環境保護標准的企業開工生產,充當了保護傘,有的企業甚至不經環保處理就排放廢水、廢氣﹔二是有的地方政府和部門領導責任意識不強,監管不力,環境評估、審批把關不嚴,執法不到位﹔三是少數領導干部和職能部門工作人員,貪圖蠅頭小利,收了好處亂辦事,濫用職權﹔四是城市的邊角旮旯和三不管地界,往往成了非法排污企業主中意的“樂土” ,有的還專挑晚上和周末開工,跟監管部門打“游擊戰”。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污染環境就是千古罪人。各級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及其領導,一定要從通報的10起破壞生態環境責任追究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訓,引以為戒,要牢固樹立“污染環境就是千古罪人”的理念,要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做到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不越雷池一步,對履職不力、監管不嚴、失職瀆職造成嚴重后果的,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監管責任。這樣,才能為人民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
相關專題 |
· 謝啟東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