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
大家要知道,好的作風是帶出來的。領導干部在作風建設上,起著重要的標杆示范作用。”在10月14日召開的全省黨的群眾工作經驗交流會上,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對全省領導干部帶頭堅持群眾路線、帶頭做好群眾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2013年10月17日《四川日報》)
正所謂“群雁高飛頭雁領。”好的作風,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有一個培育過程。這個培育過程中,既要靠抓,更要靠帶。所謂帶,就是傳幫帶,核心是領導做表率。
想想看,“小米加步槍”為什麼能夠戰勝“面包加大炮”?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是“延安作風打敗南京作風”。有史料載,1940年秋天的一個上午,延安馬列學院派四人到楊家嶺去迎接毛澤東主席給大家作報告。當他們走到延水河橋頭時,碰到了迎面走來的毛澤東同志。毛主席打量了來接他的四個人,嚴肅認真地說:“從楊家嶺到馬列學院,才十裡八裡路。二萬五千裡長征都走過來了,這幾步算不了什麼。我又不是不知道,不要接接送送。我們要養成一種新的作風:延安作風。”
而為了培育延安作風,在延安開展大生產運動時,朱德總司令帶頭種南瓜挑大糞,周恩來、任弼時同志帶頭紡線,這都是在“帶作風”﹔在延安整風時,中央領導同志帶頭學習檢查,帶頭做批評自我批評,毛澤東主席在群眾大會上,脫帽鞠躬向受了冤屈的同志致歉,這不也是在“帶作風”嗎?還有擔任過紅二十五軍軍長的徐海東大將,戰爭年代外號叫“徐老虎”,戰斗激烈時,他經常揮著大砍刀,吼一聲“跟我來”,帶頭沖入敵陣和敵人肉搏。他所帶領的紅軍部隊形成的敢打必勝的硬作風,就是靠他帶出來的。
由此觀之,“率軍者披堅執銳,執戈者方能戰不旋踵”。抓作風不抓領導干部不行,抓領導干部不強調帶頭作用也不行。這正像王東明書記所說的,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一開始,我們就明確提出要堅持領導干部“五個帶頭”,收到了上行下效的效果。
也正因如此,筆者認為,王東明書記強調“好的作風是帶出來的”,令人感慨,引人深思。“船頭偏一尺,船尾歪一丈。”一名領導干部,為職一任,建樹一方,不僅要完成任務出成績、培養干部出人才,還要為人表率出好風氣。“帶作風”既是領導干部職責所系,也是一個重要的領導方法。“帶”可以出人才、強素質,也可以出好風氣、出戰斗力。
在這個意義上說,好作風是帶出來的,壞作風也是帶出來的。一個地方、機關、單位的作風如何,關鍵要看領導干部如何引、如何帶、如何抓。領導干部形象好、作風正、肯干事、講廉潔,那裡的干部作風也不會差到哪裡。
所以,“帶作風”就要言出必行、率先垂范,要求別人弘揚求真務實精神,自己就要帶頭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求別人保持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自己就要帶頭糾治鋪張浪費、盲目攀比之風。這樣,才能作表率,立標杆、樹樣板,上行下效,帶出好作風、好風氣。
相關專題 |
· 林偉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