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
15日,安徽黃山市原政法委書記汪建設被蚌埠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依法判處有期徒刑15年。十余年間,他與30多名房地產商形成緊密的權錢交易關系,成為他們的“貼心大哥”,大到幫房地產商審批項目、征地拆遷、周轉資金,小到為其“擺平”賭博被查、酒后駕車,辦理“最牛車牌”,先后收受賄賂500余萬元。 (2013年10月16日《京華時報》)
正所謂“貓有貓招,狗有狗道”,歷來“官員”與“老板”都是“兩股道上跑的車,走的不是一條路”,一旦兩車“並軌”,其結局隻能是“車毀人亡”。因為權力一旦沾上了銅臭味,“權錢交易”就成為必然。
但是,從近年來查辦的大量經濟犯罪案件來看,幾乎每個腐化墮落官員背后,總有那麼一些老板在推波助瀾﹔而每個違法犯罪老板背后,也往往有少數官員在為其撐腰。其原因就在於,時下一些“別有用心”的老板,採取種種手段,拉攏、腐蝕黨員干部。他們往往瞄准領導干部的薄弱環節,投其所好,不惜採用金錢、美色等種種手段進行誘惑、腐蝕,以達到他們非法獲取暴利的目的。對此如果沒有足夠的認識,警惕性不高就極易被腐蝕、被利用而跌入罪惡的深淵。
毫無疑義,汪建設就是這樣的一個“犧牲品”。報道稱,黃山市一位熟知汪建設成長歷程的干部說,汪建設出身於黟縣一個農民家庭,苦讀考上大學,大學畢業后從政,曾是全村勵志典范和鄉親們的驕傲。2000年底,汪建設調任黃山市中心城區屯溪區區委書記,時逢房地產業興起,此后汪建設又升任市政法委書記兼市重點工程領導組負責人之一,牽頭征地拆遷補償、重點項目建設工地綜合治理、農民工工資清欠等工作,成為各路開發商爭相拉攏的關鍵人物。所以。“他沒能抵御住物質的誘惑,在‘前呼后擁’之下,人也變得越來越高調。”這名干部介紹,汪建設升任政法委書記后,屢屢出入各種飯局,有時連早餐都由酒店供應,和“哥們”混在一起。
由此觀之,千裡長堤,往往潰於一蟻之穴。汪建設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不是偶然發生的,也有一個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由放鬆到滑坡再到崩潰的這樣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其中一個最關鍵的原因就是,他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當作謀取個人私利的手段,在他眼裡,權就是錢,有了權就可以撈錢。因此,他利欲熏心,財迷心竅,整天與老板們稱兄道弟,吃吃喝喝,花天酒地,把老板當成“家人”,把老板的事當成“家事”,有求必應,不遺余力。
其實,說到底他們還是權錢交易、物質利益上互相利用的關系。俗話說,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汪建設吃了、拿了老板的,在老板面前,人格自然低了一大截,隻能當孫子,任其擺布,言聽計從,被他們牽著鼻子走,愈陷愈深,不能自拔,最終隻能落得如此下場。
正因如此,筆者認為,為了不再重復汪建設“昨天的故事”,各級官員一定要有高度的政治警覺,近君子而疏小人,絕不能與老板進行不正常的交往。要知道,在別有用心的“深情”后面,往往包藏的是禍心,設置的是陷阱。面對形形色色的人,紛繁復雜的事,要多動腦筋,三思而后行。如果麻木不仁,講義氣、求面子,與他們同流合污,就必然會步入汪建設的后塵,墮落成人民的罪人。
相關專題 |
· 林偉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