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法委原副書記楊漢中因犯受賄罪、濫用職權罪依法判處刑罰,數罪並罰決定執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他在受審時曾說,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他的態度從最初的拒絕、推托,逐步演變為接受,后來對此更是習以為常,直到發展成主動索賄。(2013年10月4日《新京報》)
正所謂“動搖理想信念,必然迷失方向﹔追求驕奢浮華,終將逸豫亡身。”因為靠貪婪妝點起來的“瀟洒”人生,就像浪尖上的一片枯葉——沉浮只是瞬間的事情。楊漢中就是其中的典型例証。
記得共和國元帥賀龍之女賀捷生在《今天談信仰為何變得沉甸甸》一文中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缺什麼也不能缺信仰,在人的生活裡金錢是重要的,但僅有金錢是不行的,拜金主義隻會讓人墮落,金錢的泛濫能使信仰沉睡,官場的庸俗能使理想失色,逐利的失信能使社會畸形,值得注意的是,蔑視理想的拜金主義已經開始並且正在損害著我們社會的健康肌體。在全社會中張揚理想,重塑信仰,建立和倡導一種高尚的社會道德,去和一切腐朽的低俗東西作斗爭,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所有中國人都應當為此努力。”
筆者非常贊同這一觀點。任何腐化、腐敗行為都是從思想的蛻化開始的,都有一個思想演變的過程。楊漢中也不是天生的貪官,從報道中我們可以看出,家境貧寒、早年喪父的他,聰明好學。“我寧可干事累倒,也不願碌碌無為地活著。”這是他的“座右銘”,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不然也不會有他后來的“精明強干,仕途順暢”。
然而,隨著職位越來越高,他的思想開始飄忽,作風也變得獨斷、跋扈。正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從最初的拒絕、推托,逐步演變為接受,而隨著官階的升高,受賄、索賄的胃口也越來越大。公訴材料顯示,從2000年到2003年之間,楊漢中單筆受賄的金額在兩三萬元的比較多,但是后期,他的單筆受賄金額動輒數十萬、上百萬元,最多的一次受賄1000萬元,而且從普通房產到別墅,他一概“笑納”。
由此觀之,與所有落馬貪官一樣,楊漢中的墮落也是從放鬆世界觀改造,背棄理想信念,思想蛻化變質,道德品質上出問題開始的。而喪失理想信念,必然會導致思想道德防線失守,最終人格扭曲和欲望膨脹,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謀取私利,最終敗於誘惑,毀於金錢。這是所有落馬貪官驗証的一種定律、一種無法改變的定律。
如此說來,楊漢中的自毀再次警示我們,一時一刻都不能放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改造。要清醒地認識到權力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能為民造福,用不好也能為自己造“罪”,無論在什麼情況都要把握住自己,潔身自好,清廉自守,不干“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在大事上一定要涇渭分明,小節上時刻從嚴把握,真正做到不義之財不取、不法之物不拿、不淨之地不去、不正之友不交,做一個人民群眾滿意擁護的人,一個同事部下敬佩信服的人,一個家屬子女引以為榮的人,一個回顧人生問心無愧的人。
相關專題 |
· 林偉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