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四照”好干部蘭輝這面鏡子

533025

2013年09月24日15:0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習近平總書記把蘭輝的精神概括為,是用生命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好干部,是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提出要學習他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質,心系群眾、為民盡責的公仆情懷,忘我工作、務實進取的敬業精神,克己奉公、敢於擔當的崇高品格。

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批示精神,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就是要以蘭輝為鏡子,找差距、找不足、找原因,糾“四風”,改作風,“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通過對照,捫心自問,照出自責、照出“汗珠子”、照出整改的內生動力,真正做到有反思、有觸動、有提高。

一照:是否像好干部蘭輝那樣,信念堅定、對黨忠誠。信念堅定、對黨忠誠是一種政治品質。堅定的信念和對黨的忠誠是基礎更是基石,這不僅是對每個黨員的政治要求,更是黨員干部必須遵循的黨性原則﹔這不僅是一種高尚的人生態度,更是一種嚴謹的道德實踐。好干部蘭輝作為一名基層干部,始終牢記服務群眾的宗旨,牢記工作崗位的職責。當他面對不斷發出的暴雨預警時,心裡想到的隻有群眾的安危,蘭輝還沒辦理出院手續,完全忘記自己還是個病人,忍著剛做完痔瘡、肛瘘手術的疼痛,冒著30多度高溫天氣的炙烤,沿著顛簸的山路帶病直奔白坭、漩坪督促落實暴雨應急預案。48歲的他,就這樣走完了一位人民公仆最后的生命旅程。蘭輝用生命在詮釋一個黨員領導干部責任,體現共產黨員對黨和黨的事業無比的忠誠,把自己的一生交給了黨,最后殉職在自己熱愛的那片土地上,最終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自己熱愛的羌山父老鄉親。

二照:是否像好干部蘭輝那樣,心系群眾、為民盡責。心系群眾、為民盡責是一種公仆情懷。不得不說,現在有的黨員干部把為人民服務挂在嘴上,但和老百姓卻想不到一起,其根源在於群眾觀點丟掉了、群眾立場站歪了、群眾路線走偏了、群眾工作方法不對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好干部蘭輝精神的本質,他把群眾當親人,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始終做到一心為民。他常說,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因為“好管閑事”,他的手機號成了北川的“群眾熱線”。在熟悉他的人面前得知,蘭輝在工作上有用不完的闖勁和拼勁,這股勁是源於對人民無私的愛和真摯的感情。永遠出現在民眾最需要幫助的地方,這是蘭輝的工作原則。他說:“我就是一個普通老百姓的兒子,所以我和老百姓有天然的感情,我們今天的干部就是要給群眾真心實意地做事,以心換心,以情換情。”

三照:是否像好干部蘭輝那樣,忘我工作、務實進取。忘我工作、務實進取是一種敬業精神。沒有走進好干部蘭輝的世界,就不會了解“寧可讓身體透支,也不讓工作欠賬”是怎樣一種工作狀態。蘭輝工作有多玩命?從他生前辦公櫃裡摞著的8本厚厚工作日記中能感受到。他習慣每天在本子上列出“應做”的工作,每當完成一項便在后面打勾,最多時一天有近十項,即便周末也常被“會議”“下鄉調研”塞滿。周圍人喊他“車輪子縣長”。擔任副縣長三年多來,他的工作日程中三分之二的時間在下工地、跑項目、排隱患,驅車24萬多公裡,相當於繞地球赤道轉了6圈。敬業精神是基於對一件事情、一種職業的熱愛而產生的一種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對工作態度的一種道德要求。好干部蘭輝用明確的目標選擇、朴素的價值觀、忘我投入的志趣、認真負責的態度詮釋了共產黨人的敬業精神。

四照:是否像好干部蘭輝那樣,克己奉公、敢於擔當。克己奉公、敢於擔當是一種崇高品格。不做得過且過的“太平官”、因循守舊的“平庸官”、逃避責任的“圓滑官”, “看出不對頭立地就鑽孔,發現有問題立刻得返工”--在北川承包過工程的人都領教過這個“火眼金睛”的蘭縣長。汶川特大地震后的北川縣城百廢待興,重建任務繁重,“五加二”、“白加黑”成為災區干部的工作常態。2009年,蘭輝任北川縣副縣長,分管交通、安全生產等工作,他把龐雜的工作拆分成一個個執行的小環節,從摸清情況、基層調研入手,理由是:“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到現場看一看”。闡述他的崇高品格,網友“人如其名,他有蘭花一樣的品格,把太陽一樣的光輝獻給了北川人民”的留言最為給力。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自覺用生命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好干部蘭輝這面鏡子照一照,與先進典型、精神標杆比一比,圍繞政治品質、公仆情懷、敬業精神和崇高品格,來一次思想和工作作風的大排查、大檢修,實現自我教育、自我檢查、自我批評、自我完善,真正讓教育實踐活動聯系實際、取得實效。(冬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娟、謝磊)
相關專題
· 冬君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