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娟
9月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出席中宣部舉辦的“文化茶座”,強調要認真學習宣傳貫徹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專家學者請進門,求思於廣大,交友於學人,聽意見交朋友,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上水平。
清茶一杯,促膝交談,以茶會友向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人說,品茶有三樂,一曰:獨品得神, 二曰:對品得趣, 三曰:眾品得慧。眾人在品茶中互相溝通,相互啟迪,可謂是人生一大樂事。如果再融合以茶界名人程啟坤和姚國坤先生的中國茶德四字箴言:“理、敬、清、融”,那不僅能把各界專家學者請進門,更能引導他們堅定理想信念,與黨同心同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聰明才智。
理者,品茶論理,理智和氣之意。和談商事,以茶待客,理智和氣,造成和談氣氛﹔解決矛盾糾紛,面對一杯茶,以理服人,明理消氣,促進和解。由此可見,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茶可清心,一杯好茶在手,撇去了凡塵俗世中的利益糾紛,能夠清楚的領悟到人生的內涵,在這種精神文化氛圍中,專家學者更容易用理智的態度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此為其一。
敬者,客來敬茶,以茶示禮之意。久逢知己,敬茶洗塵,品茶敘舊,增進情誼﹔朋友相聚,以茶傳情,互愛同樂,既文明又敬重,是文明敬愛之舉。既然要把專家學者“請進來”,那勢必需要最大的敬意。一杯清茶正可以充當這一介質,舒適清寧的茶香,使人不自覺的便放鬆下來,言談間思想和心靈若是碰撞出火花,那便能夠視你為真正的朋友,此為其二。
清者,廉潔清白,清心健身之意。清茶一杯,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司的廉政之舉,也是現代提倡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現。相較於酒桌上觥籌交錯的俗套與喧嘩,“以茶代酒”,既不失禮節,又極富雅致,沒有了推杯換盞間的暗潮洶涌,亦沒有了滋生腐敗的溫床,所謂“座上清茶依舊,國家景象常新”,相信,公平、公正、公開的理念更為專家學者所喜,此為其三。
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誼之意。舉行茶話會,大家歡聚一堂,手捧香茶,其樂融融﹔朋友,親人見面,清茶一杯,交流情感,氣氛融洽。若想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取得更加長足的發展,除了要把專家學者“請進門”,還必須要“留得住”,方能集思廣益,這樣說來,“文化茶座”的舉辦可謂相得益彰,融天下智慧為一體,促文化繁榮百花齊放,這乃是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