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啟東
據國資委網站8月27日消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華林、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長慶油田分公司總經理冉新權、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總地質師兼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王道富等3人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另外,昨日中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石油集團)副總經理兼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永春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8月28日新華網)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企業的管理體制採取廠長經理負責制,換言之,就是“一把手”負責制。這種管理體制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度時期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那種原始的“一把手”負責制已經不能夠適應我國經濟的發展。尤其是“一把手”的權力非常集中,在失去監督的情況下,權力得到了無限放大,權力尋租,以權謀私,不可避免。
失去監督的權力必然滋生腐敗,絕對權力滋生絕對腐敗。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4名高管落馬,正充分印証了這一點。其實,4名高管集中落馬,正暴露了企業管理和監督方面存在漏洞,尤其是企業高管權力過分集中,並且得不到制約。這也是所有企業的通病,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和深刻反思。
企業高管腐敗,往往是他們佔據著人們常說的“肥缺”,掌握著“業務處置權”。 正是這些“業務處置權”讓他們擁有了很大的尋租空間,這些權力一旦沒有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失去監督制約,就會成為腐敗重災區。如,中石油下屬單位的油田勘探開發中很多外包的服務項目、工程招投標和銷售採購,一旦不按原則辦事,不按制度辦事,就容易成為某些管理者謀取私利的工具。
因此,要遏制企業管理者腐敗,讓企業又快又好發展,既要遵循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又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既要充分調動企業管理者的積極主動性,又要監督制約企業管理者運用權力﹔既要充分發揮企業管理自主權,又要用制度來規范企業管理者運用權力,破解好權力過於集中又失去制約的問題。此外,還必須加大企業管理監督檢查和財務審計力度,監督檢查不走過場,不流於形式,發現問題,及時查處﹔加大對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一經發現違法犯罪,進行堅決打擊,決不姑息。同時,還要發揮企業職代會、紀檢監察、干部職工、新聞媒體等等的監督作用,形成監督網絡,讓企業管理者一伸手就被捉。這樣,才能有效遏制企業管理者腐敗。
相關專題 |
· 謝啟東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