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沒有幾個當官的死於飢寒,但死於斂財的每個朝代都有﹔人不可能把金錢帶入墳墓,但金錢卻能把人帶入墳墓。這是人世間最淺顯的道理。然而,有的人卻偏偏弄不明白這個理兒,總是在那裡重蹈著“貪”字近乎“貧”,“婪”字近乎“焚”的舊轍。
據報道,四川省文聯主席郭永祥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這意味著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郭永祥又將成為一個“重蹈舊轍”的新“標本”,一個“擋不住今天誘惑,必然失去明天幸福”的新“典型”。
我們都知道,《菜根譚》是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筆者非常喜歡其中的一句話,“肝受病則目不能視,腎受病則耳不能聽﹔病受於人所不見,必發於人所共見。故君子欲無得罪於昭昭,必先無得罪於冥冥。”意思是說:肝臟感染上疾病,眼睛就看不清,腎臟染上疾病,耳朵就聽不清。病雖然生在人們所不見的地方,但是,病的症狀必然發作於人們所能看見的地方。
在筆者看來,郭永祥之所以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其原因就在於放鬆了世界觀的改造,思想道德發生了變質,理想信念產生了扭曲,導致人生觀、權力觀與金錢觀錯位。因為隨著權力舞台的增大,人的內心世界也會逐漸退化、異化,逐漸忘卻為官的信念和宗旨,對價值觀的判斷走入誤區,對權力的解讀產生錯覺,使其用手中的權力無止境地去追逐金錢,成為拜金主義的奴仆。這是所有落馬貪官的墮落軌跡,想必郭永祥也不會有什麼“例外”。
事實表明,智者為官,替國分憂,為民解難,鞠躬盡瘁,一生盡得平安﹔愚人居吏,為已謀財,弄權求利,機關算盡,永世難求幸福。正在接受組織調查的郭永祥,恐怕也難以跳出這一“定律”。特別是翻看郭永祥的簡歷,一片“飄紅”,曾經擔任過四川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如果不出“意外”,在省文聯主席這個位置上“平安著陸”,萬事大吉,完全可以盡享天倫之樂。
然而,正像一句民間俗語所言,“喝涼酒花臟錢,早晚是病”。一個人無論他的官有多大,手段有多高,隻要是行下不軌之事就注定在劫難逃,隻不過是時間早點、晚點的問題。陳毅元帥曾經寫下“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不朽詩句,歷史証明並將繼續証明這個論斷是無比正確的。
正因如此,筆者認為,靠貪婪妝點起來的“瀟洒”人生,就像浪尖上的一片枯葉——沉浮只是瞬間的事情,而權力和貪欲一旦結合起來,就等於開啟了滅亡的快車。因為從公仆到貪官有時只是一念之差,從功臣到罪犯往往隻有一步之遙。所以,自重是拒腐防變的基礎,自省是拒腐防變的關鍵,自警是拒腐防變的屏障,自勵是拒腐防變的動力。要切記,口渴時覺得能喝下整個大海,這叫貪念﹔真喝時隻喝下屬於自己的一杯清水,這叫自律。劃清貪念與自律的界限,就可以達到“廉”的境界。在這一點上,沒有可“商量”的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