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幸福嗎?我姓曾。諸如此類的“神回答”,如“很黃很暴力”、“我是打醬油的”一樣,在忍俊不禁的同時,讓人思緒萬千。
看過錢鐘書先生的《圍城》,一定記得小說所揭示的生活現實:被圍困在城堡,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其實,幸福何處不“圍城”?
諸如,高燒不退的公務員崗位,在體制“城外”的人們看來,公務員是“高地位、高穩定、高收入”的理想職業。然而如今,一些闖過千軍萬馬的慘烈競爭,終於身處體制“城內”的青年公務員,卻患上了“生活高壓、工作高壓、輿論高壓”的“新三高”症。
有人戲稱,這是公務員的幸福“圍城”,其實,幸福不幸福,解鈴還須系鈴人,要讓青年公務員的“新三高症”藥到病除,消除他們的“成長焦慮”需雙管齊下。首先,青年公務員要從主觀上進行調整。倡導公仆理念,降低職業預期。“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努力將服務群眾的辛苦指數作為自己的幸福指數。在此基礎上,要克服不良心態,堅持復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快樂做,快樂的事情天天做,真正讓公務員這個職業看上去很美,做起來很好。其次,客觀上要給公務員一定的成長空間和才能發揮的平台。加大對青年公務員的關懷力度,優化青年公務員的成長環境,通過生活、工作等多方面的關心支持,讓青年公務員在溫馨的環境中逐漸消除“成長煩惱”、“成長焦慮”和“輿論壓力”。
叔本華人生哲學中有“鐘擺論”之說,認為人生就像鐘擺,始終在痛苦和無聊的兩極間徘徊。“欲望得不到滿足就產生痛苦,得到滿足就感到無聊。”《儒林外史》中寫道:“有人辭官歸故裡,有人漏夜趕科場。”這是對於功名利祿的不同看法。總之,青年公務員“生活高壓、工作高壓、輿論高壓”的“新三高”症,心病還須心藥醫,隻有用好幸福這劑“降壓藥”,才能真正藥到病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