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把您最痛恨的特權思想、特權現象以及治理建議說出來……”5月28日,南京紀委官微發布反特權網上征集令,希望借此形成反特權的合力。(6月3日《新華日報》)
“特權”,是指政治上經濟上在法律和制度之外的權利。也可以說,這種權利隻屬於個別人、小部分人,而不屬於多數人、一般人。一提到“特權”,人們往往聯想到舊社會,佔統治地位的剝削階級大搞特權,他們佔有很多資源,享受著勞動人民沒有的待遇。而今,受不良遺風的影響,個別干部、特殊行業和部門“特權”思想依然存在,“特權”行為屢見不鮮。
南京此次“反特權”之風,可謂既猛烈,又新穎。短短幾天時間,已有不少網友提到對公車私用、濫用公務消費、水電氣系統的“內部優惠”等“特權行為”的反感。通過紀委官微發布反特權網上征集令,運用網絡的手段,凝聚社會的力量,讓大家共同織出了一張“反特權”的大網,這既是一種良好嘗試,更表現了反對“特權”的堅定決心。
年初,在中紀委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他強調,反腐倡廉建設,必須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黨章中也明確規定,共產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不得謀求私利和特權。同樣,又讓我們想到中央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八項規定”,中央領導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倡樹了勤儉之風,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讓人們感到倍加親切。
隻有反對“特權”,才能密切聯系群眾,夯實黨的執政根基﹔隻有消除“特權”,才能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實現美麗的“中國夢”。要關注特別之處,不放過小節。“特權”常常出現在小處,如內部電價、水價,一度電、一方水少上幾角錢,一個月、一年下來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又如,公務消費、公車私用,有時認為是小事,其實小事不小,人人都這樣想,危害就會很大。因此,對小節要格外關注,從小處改起,讓小“特權”也無處藏身。要用好特殊平台,發揮網絡作用。俗話說,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當前,網絡反腐成效明顯,網絡作用越來越受到各級重視。一些違規違紀的干部,在網絡公開、網絡質疑、網絡論証中敗下陣來,露出了原形。要建立網絡信息平台,通過征求意見、開展討論、提供信息等方式,擴大工作透明度,讓權利在陽光下運行。要健全特殊機制,用制度管事管人。一些工作出問題,往往是鑽了制度的空子。習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要通過調研摸底,全面掌握“特權”情況,有針對性地建立起約束、懲處等制度,抓好制度的執行落實,形成消除“特權”的防范和懲戒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