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來自中紀委的一條會議消息成了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當日,中紀委召開全國紀檢監察系統開展會員卡專項清退活動電視電話會議,要求紀檢監察系統在職干部、職工按照《中紀委在紀檢監察系統開展會員卡專項清退活動》的要求,在6月20日前自行清退所收受的各種名目的會員卡,做到“零持有、零報告”。
近年來,隨著國家打擊腐敗犯罪力度的加大,尤其是十八大以后中央“八項規定”的出台,一些官員在辦公室、公眾場所直接收受錢財或銀行轉賬等“傳統”貪污受賄形式有所收斂,而門檻高、安保嚴甚至不對外開放的豪華會所成為部分官員權力尋租、奢靡消費的新場所,應運而生的“會員卡”也漸成行賄新寵,催生了“送現金,老套!送禮物,危險!送卡,時髦、方便又安全!”的顯規則。
“會員卡”本無罪,吾等平民百姓花自己的錢持有一張這樣的卡,在娛樂、健身、美容、旅游、餐飲時,可免於現金付費或享受一定的折扣,是用不著人們來說三道四的。但是,當會員卡暗藏玄機、用途廣泛、等級繁多,成為某些別有用心的人用來溝通與位高權重者關系的常用“道具”,可以輕而易舉的將領導干部同高檔酒店餐廳、會所連接起來時,此卡已悄然變味,變成了一張“腐敗卡”。
筆者的斷言並非捕風捉影。早些時候落馬的原重慶規劃局副局長梁曉琦,幾乎每個周末都要與妻子飛到全國各地的頂級高爾夫球場打球。一開發商便投其所好,不僅送上18萬元,還送給其國際高爾夫俱樂部名譽會員卡一張。此外,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原總經理唐若昕、北京市衛生局原工會主席白宏等貪官落馬,其“受賄清單”中,高爾夫球卡、高級美容卡、商場代金卡亦是如影隨形。
“會員卡腐敗”愈演愈烈,一方面折射出腐敗形式在新經濟社會條件下的不斷變異和花樣翻新﹔另一方面露出了法律法規的盲區。據報道,目前我國尚無專門針對“會員卡”發行和使用的法律法規,致使“會員卡”在較長一段時間內處於灰色地帶。在這樣一種“大氣候”下,全國各地以“會員卡”為門檻的形形色色會所遍地開花,一些專門為商界精英和政要人士服務的豪華會所,因門檻高、地點私密、空間封閉,成了各種關系“勾兌”的最佳場所和腐敗的“重災區”。
“正人先正己。”中紀委如此高調從紀檢監察系統公務人員開始,率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會員卡專項清退活動,這不僅是紀檢監察干部鞏固落實八項規定成果、加強自身建設、實現自我淨化的具體措施,也體現了中紀委勇於亮短、自我“開刀”,以踏石有印的力度整風肅紀、清除一切死角的堅強決心,同時意味著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內,反腐打擊力度將從公開場合向私密領域延伸。此舉深得民意,正當其時。
不過,“會員卡腐敗”已有時日,具有隱蔽性強,治理難度大等特點,要確保整治取得實效,必須標本兼治。當務之急,在修補法律漏洞、密織監督天網、加大打擊力度的同時,尤須有效約束權力。權力運行透明、陽光,沒有“尋租”的空間和機會,自然就沒有人用這卡那卡來投懷送抱。否則,即便“零持有、零報告”,亦難保“會員卡”不會變身其他形式繼續作祟、拉官員下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