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裡·戈頓
2013年05月20日08:0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金融危機的典型前兆是信貸繁榮,即長期的貸款增量提升和証券增持。當然,並不是所有信貸繁榮都會走向金融危機。與此同時,私營機構所謂的“安全債務”總量與政府債務總量之比越高,發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越大。
“安全債務”一般是指保值率高、流動性好、可以快速售出且交易過程中不會貶值的債務。從傳統來看,美國與德國的國債被認為是安全的。但是,正如最近我們在歐洲所見,並非所有的國債都安全。私營機構會出售安全的政府債務的替代品,特別是以3A評級資產為抵押的証券。然而,私營機構無法等同於政府,它們所面臨的風險是不同的。
除保值功能外,安全債務在全球金融體系中作用頗多。它可作為短期融資抵押,也可用於擔保清算和結算。金融市場參與者視安全債務為金融信用的替代品,如果交易對手提供安全債務作為抵押,則幾乎無需擔心其違約風險。
回溯歷史,土地和房產一直被視為避險資產。貸款購買房產或土地可讓資產保值,另一方面,房產和土地也可作為貸款抵押物。因此,信貸繁榮往往與土地和房產價格飛漲同時出現。近年來,金融創新導致私營部門金融資產大量出現,其中不少被視為安全政府債務的替代品。美國金融資產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從1980年的160%,一躍而至2007年第三季度的近480%。經濟金融化的部分原因是美國國內的債務需求增加,這給危機前繁榮的美國房地產市場添了一把火。對安全債務的需求已經擴張至全球,這種需求隨著世界富裕水平的不斷提升與日俱增。
金融危機爆發前,美國私營機構發行“安全債務”已成為一個產業,這些公司出售的大多為資產抵押債券,以及以某種資產組合為抵押的証券。這種將証券與銀行貸款相連接的過程被稱作“資產証券化”,它是安全債務私營生產的主要形式。但是,正如我們在金融危機中所見,如果私營機構的債券價值受到質疑,就會誘發銀行擠兌。
如果投資者使用私營機構的安全債務向銀行申請短期貸款,就容易出現銀行擠兌。銀行業從本質來說是依靠一些長期債務來提供短期貸款的。如果貸款資產組合的價值受到質疑,儲戶就會爭先恐后地從銀行提取資金導致擠兌。
經濟運轉離不開銀行業,也離不開私營機構的安全債務。發行這類債務的“影子銀行”是一個全新的、真實存在的銀行系統。但問題是,如果安全債務是在“影子裡”形成的,其產生過程則游離於金融監管之外。沒人能夠分辨出好的或壞的信貸繁榮。但是我們知道,如果銀行受到監管,安全債務的私營生產受到監管,金融系統發生擠兌的風險將隨之降低。
(作者為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教授)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