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鐵男在被舉報后,能源項目審批的步伐和節奏明顯加快,卸任局長前3個月,新審批的能源項目在50個以上。內部人士稱,劉鐵男在任時重大事項決策一人說了算。在電網規劃問題上,劉鐵男表面上表示尊重各方面專家意見,但在批項目時仍然我行我素。(5月14日《南京日報》)
“突擊”這個詞兒,曾經給我們留下很多美好的印象。抗日突擊隊、生產突擊隊、破案突擊隊......這些“突擊”都是為了群眾,為了國家。但是,也有一種“突擊”僅僅是為了一己之私。正如劉鐵男在離任前的瘋狂突擊一樣,一下子“突擊”了50多個項目,這些項目裡有沒有包藏著更大的“國家秘密”?查辦劉鐵男很重要,但是,對於一起案件的查辦,最美好的結局不是辦理了一起案件,而是通過一起案件,能夠消滅一種飄滿雞毛的現象。
突擊花錢、突擊提拔、突擊審批,這樣的“突擊”,有多少人沒聽說過?
石家庄經濟學院領導突擊提拔70余名處級干部,使得該校的處級領導將近300名﹔河南南鄭縣國土局原黨委書記、局長張漢洲得知自己將要調離時不僅突擊花錢,還將自己的駕駛員突擊提拔成干部,這還不算完,還讓其當了一名副所長﹔某地一位處級官員調走前,把縣裡的干部動了個遍﹔某地一鎮長在即將榮升時,花掉200多萬,給后任留下了一個爛攤子......
其實,這樣的“突擊”現象還有很多。其中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一者,干部交流、提拔過於頻繁,每個人都眼睜睜的看著更高的職位,誰還有心編織中國夢,都去編織烏紗帽了﹔二者,干部任免的信息保護不夠嚴密,在初期的高層“勾畫藍圖”時,早已經走漏了風聲,這該成為“國家秘密”的時候吧,秘密倒成了眾人皆知。如果,劉鐵男在離任前不知道“風吹草動”,他還會“突擊”一下嗎﹔三者,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思想在作怪。要說是思想在作怪吧,也有失公平,皆因對干部的離任審計成為了花瓶。如果都有嚴格的離任審計,誰還敢如此猖狂?
查辦劉鐵男,從老線索查起,倒不如從這50個突擊審批的項目開始。既然是“突擊”就有給人家一個交代的意思,或許這些被“突擊”的項目裡就養著更大的“腐敗鯊魚”。
從“突擊”查起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讓那些還有“突擊”打算的即將卸任,或者即將提拔的干部們吸取教訓,不敢貿然“突擊”。我們不能讓我們的中國夢毀在“突擊”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