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志不可無,傲不可有,財不可貪,欲不可縱。”貪欲往往能擊潰謹慎和理智筑起的堤防,使權力泛濫,人性瘋狂,使聰明變得愚蠢,坦蕩變得自私,最終成為走向腐敗的通行証。
縱觀韓升疇的墮落軌跡,恰恰驗証了這一點。韓升疇自工作以來,仕途一帆風順,曾先后擔任海南航權辦秘書長,海南省農墾總局辦公室主任、發展計劃處處長、統計局局長、商務處處長,“落馬”前任海南省農墾總局審計局局長。 “他走入仕途以來相當順利,日常生活中為人老實憨厚。”熟知韓升疇的同事這樣評價他,聽說韓升疇因貪腐被抓后,大家都感到非常吃驚,這與他平時為人正派的所作所為很不相符。
其實,台上一套,台下一套,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家裡一套,家外一套,這也正是貪官慣用的手段,所以,他們才有了“雙面官員”、“兩手干部”之稱。他們往往“左手貪現金、右手拿先進”,公開場合大講廉政、為民服務,暗地裡卻利用權力尋租。韓升疇曾說:“我深知自己肩負著‘把企業做強做大,實現再創海南農墾新輝煌’的艱巨責任和歷史使命。”然而,在生活中他並沒有記得這些責任與承諾,眼睛盯著的是“金錢”,大肆索賄受賄,完全忘卻了自己“為海南農墾貢獻聰明才智”的豪氣與責任心。
落馬后韓升疇曾痛心地對檢察官說:“早知有今日,就不會這樣一手蓋公章、另一手拿錢了。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終究還是躲不過法律的制裁。這種‘台上唱高調,台下收黑錢’的生活真累……”
在筆者看來,為了保住現有地位、利益、名譽,同時謀取更大的升遷,“玩雙面”成了越來越多貪官的共同選擇,而且手段也日趨多樣。其實,他們確實如韓升疇所說的“真累”。因為無數事實早已証明,無論用多麼美麗的語言和漂亮的文章做偽裝,貪官的丑惡本質也終將暴露,最終都逃不過法律的制裁,這是“雙面官員”無法改變的定律。對此,他們是心知肚明的,他們對“貪”字近乎“貧”,“婪”字近乎“焚”的道理,也是一目了然的。隻不過他們如同京劇《龍江頌》中所說的巴掌山一樣,擋住了他們的雙眼。
正因如此,筆者認為,廉潔是陽光道,腐敗是獨木橋。面對“雙面官員”韓升疇水中撈月、竹籃打水一場空的悲慘結局,更多的官員應該從中有所警醒,有所振動,有所反思。如果不能繃緊廉潔自律這根弦,不能時刻明晰法律與紀律的“高壓線”,不能時刻明晰公與私的“警戒線”,不把貪欲之念放進蒸發皿,不將清廉之心裝在儲水瓶,那就保持不了清白的品格,做不了干部的表率,最終隻能步入韓升疇的后塵,成為人家的反面鏡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