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田
2013年04月15日08: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實事求是是科技研發的應有態度,尊重規律是產業發展的不二法門。人們期待新技術催生新產業、產生新變革,但也要在熱情期待的同時保持理性,力戒浮躁、浮夸
近來,三維(3D)打印技術成為科技界、產業界的熱點話題。有專家認為,3D打印將作為一種顛覆性技術,像互聯網一樣改變世界。於是,反應靈敏的股市掀起了多次波瀾,一些嗅覺敏銳的地方也快速出台政策,將3D打印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方向大力扶持。
隨著當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科技新詞匯層出不窮,從節能環保領域的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到信息領域的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以及高端制造領域的3D打印甚至4D打印,每每令人眼花繚亂、心動腦熱。對於這些新技術、新概念,科技界、產業界和媒體迅速跟進無可厚非,地方政府、相關企業搶先“卡位”的做法也可以理解。但是,眾口一詞的熱炒和一哄而上的跟風往往會使科技發展難以承受炒作之重。
科技進步對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重大的科技創新必將催生新的產業變革。不過,任何新生事業從誕生到成熟都有自身的規律,從技術發展到產品、產業更有一個培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從技術自身的發展來看,往往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關鍵技術何時突破,有時連科技人員自己都很難把握。從技術成果轉化的角度看,實驗室的成功並不代表工程化驗証的成功,技術與產品並不能完全畫等號。而從產品到商品,更需要考慮市場需求、成本價格等多種因素,叫好不叫座的例子並不鮮見。然而在實際生活中,上述因素往往被忽略,企業出於投機或商業利益考慮,美化概念、巧妙包裝並借助媒體吹風放大﹔一些地方也在未經充分研討論証的情況下,一哄而上地爭項目、上平台。從過去十余年的發展軌跡看,這種不切實際、不負責任的盲目炒作已帶來了種種問題。
一是容易揠苗助長。一些原本有發展潛力的項目剛露苗頭即被過度炒作,容易被捧殺。譬如前些年被熱炒的循環經濟,許多地方紛紛成立專門的政府機構和研發平台,但好景不長,現在不少平台成了半死不活的 “科技爛尾樓”。
二是容易造成無序發展、重復布局。在科技領域,往往表現為重復投入和同質競爭﹔在產業領域,則常常是蜂擁而上、遍地開花,最后導致產能過剩。當前陷入危機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就是例証。
三是使得部分科研人員“軍心”受擾。科技創新要有甘坐板凳十年冷的平和心態和心無旁騖的長期攻關,但一些科研人員在外界的蠱惑下,像短線炒股一樣瞄准短平快的項目,什麼熱門做什麼,且美其名曰“需求牽引”。其后果,是使我國的許多科研工作“慣性”跟蹤,每年的成果產出看似很多,但是有影響力、有貢獻度的原創成果屈指可數。
實事求是是科技研發的應有態度,尊重規律是產業發展的不二法門。人們期待新技術催生新產業、產生新變革,但也要在熱情期待的同時保持理性,力戒浮躁、浮夸。許多前車之鑒已經証明,過度的炒作、盲目的跟風,隻會適得其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