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未到雨已紛,華西人民正悲痛。帶領華西人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道路的老書記吳仁寶逝世了。一時之間,悲痛從華西之村傳遞到了華夏大地,一位具有榜樣作用的農村小康領路人走了,帶給我們無盡悲傷的同時,也引發我們更深地思考。吳仁寶為什麼能夠做到?
在於他對農村發展的執著熱愛和不懈努力。華西成為新時期農村改革發展的典范、農村現代化建設的一面旗幟離不開吳仁寶老人一生的奮斗和努力。經歷過“農業學大寨”、“以糧為綱”、改革開放等時期,吳仁寶始終帶領全村人民“不爭論、埋頭干”。從1億、3億到100億,華西總產值呈幾何級數增長,包含著吳仁寶的一路堅持、一路艱辛。他把整個人生都奉獻給了新農村建設,“隻要心臟不停,就要腳步不停、腦子不停、事業不停、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不停。”對農村執著熱愛的情懷,踐行了“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誓言。
在於他對共同富裕的深刻理解和全力踐行。華西村富了,富得不是吳仁寶一個人,而是整個華西人。“一人富了不算富,集體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國富了才算富”。“政治的標准是什麼,絕不是官職大小,而是看他能不能讓人民幸福,人民幸福就是社會主義。”這是吳仁寶對“幸福”和“共同富裕”的深刻理解,這也應當成為所有農村領路人必須具備的精神境界。黨員干部就是要為民造福、帶領群眾共同致富,走上小康之道,助力實現中國夢。
在於他對共產主義的刻骨堅守和誓死捍衛。把一個貧窮落后小村庄建設成為享譽海內外的“天下第一村”,吳仁寶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優秀品格,嚴格要求自己,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保持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我聽了老百姓的話,老百姓肯定會聽我的話。”這是黨依靠人民群眾智慧開辟未來的最深刻見解。吳仁寶正是真正相信黨,深入相信人民,才能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刻苦努力,誓死堅守,樹立了一面高高飄揚的典型旗幟。
習近平總書記年前在河北考察時強調指出,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農村的小康的正是需要千千萬萬個像吳仁寶一樣的致富領路人。逝者已矣,我們期待更多后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