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新任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后會見中外記者並答問時表示,腐敗和我們政府的性質應該說水火不容,中國政府反對腐敗的決心和意志是堅定不移的。“既然擔任了公職,為公眾服務,就要斷掉發財的念想。”李克強鏗然有聲地表述,不僅凸顯了新任總理對反腐敗的強烈個性,也表達了其帶領新一屆政府對腐敗的決心和意志。
讀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在中華文化中,當官就等於享受榮華富貴。李逵被宋江招安后,當了個小官。后來,他告訴宋江,自從當官后,每天都有審不完的案子,收不完的銀兩。原來當官就是“收銀兩”啊!
前些年,浙江一村支書也發出像李逵一樣的雷語:“做干部就是為了錢!”“當官到底為什麼?”這個爭論了幾千年的命題,新任總理李克強給出一個斬獲頗豐的答案:“既然擔任了公職,為公眾服務,就要斷掉發財的念想。”即:“當官別想發財,發財就別當官!”
一個時期以來,不少官員缺乏宗旨意識,理想信念淡薄,“官本位”觀念盛行,早把自己置於人民之上,並以黨的代表自居。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歪門邪道好辦事,正兒八經難辦事﹔送上禮物辦小事,送上錢財辦大事送上女人辦難事,群眾疾苦不當事,從來就不辦實事﹔有的領導干部對上講假話,對下講官話,對同級講大話,對群眾講空話,對老婆講謊話,對情人講鬼話,對同行講痞話,對同伙講黑話,對法官講官話﹔還有的領導干部一請就到,一喝就冒,一捧就笑,一給就要,一苦就叫,一勸就燥,一批就跳,一撤就告,一查就倒……正因如此,為著官階的高就,不惜重金、臥薪嘗膽、買官賣官、包養情婦。甚至為了保官,才有“局長殺副局長,副局長打局長”的為官案例。所有這些,讓人為之羞愧和不齒。
近日又聞,有人為沒有提升為副科級領導干部而耿耿於懷,找單位領導麻煩、向組織部反映情況,甚至問:“到底要多少錢能買到這個職位?”筆者在心中暗笑的同時,也替這些人感到悲哀。難道官位是能買的嗎?當官到底是為什麼?
當官到底是為什麼?一百個想當官的人就有一百樣的想法。徐志摩有句話用在這裡勸導那些“見錢眼開,視錢如命”、魚肉百姓的吸血鬼也不過:“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當官就是‘收銀兩’”、“做干部就是為了錢”這些“雷人語錄”,說明“小官小貪、大官大貪”不是危言聳聽,正如文中那位“到底要多少錢能買到這個職位?”的人,假如他掏10萬元買下這個副科級后,不用吩咐,他肯定會從想提拔股級干部的人中,收受比10萬元更高的買官“投資款”,並實現“買官賣官”的惡性循環。
有句俗話說得好:“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在黨和政府官員的隊伍中,有多少像焦裕祿,孔繁森,任長霞,牛玉儒,鄭培民,王瑛,沈浩,楊善洲那樣,他們有兩個相同的身份:共產黨員和領導干部。他們有兩個相同的特征:生前為人民鞠躬盡瘁,身后被人民銘記心間﹔他們用生命高揚起共產黨員的旗幟,激勵一代代黨員干部投身為人民服務的偉大事業。
當官到底是為什麼?筆者認為,從大的方面來說,“為國為民”﹔從小的方面來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但有一點,當了官的官,要把老百姓的利益擺在第一位,從內心裡為群眾著想、給群眾辦事、為群眾服務,隻有這樣,才能 “去懶求勤,去貪求廉,去虛求實”﹔才能扑下身子想問題、干事業,辦實事、辦大事,辦成事、辦好事﹔才能對得起頭上的這頂“烏紗帽”。
當官必須時刻牢記:官位是人民給的,必須敢為民做主、願為民做事。相反,隻知“車好坐,覺好睡,飯好吃,官好當。”的享受干部,肯定不是人民的好公仆。(作者:朱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