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部
2013年03月20日07: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知難行更難,要想知行合一,既需深謀遠慮,也得看准就行動
講實情、謀實效、靠實干,嚴求實、看落實、重務實。梳理描繪近4個月的發展路線圖,細心的人不難發現,唯實的氣象使人耳目一新。如果選取一個字,來概括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執政理念和施政風格,“實”字無疑再合適不過。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改革是最大的紅利”,“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這些警句既朴實生動,又微言大義,被不少人記住,並在津津樂道的復述中,成為當代社會的時政流行語。
朗朗上口的短句,反映了求真務實的為政新風。轉作風、動真格,訪真貧、問真苦,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人們在這些鄭重的表態,更在黨風政風切實的轉變中,體認著“有勇氣、有智慧、有韌勁”的魄力和決心﹔從文風會風改起,從具體事抓起,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老百姓看在眼裡、記在心中。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對中國現階段國情尤須有清醒認識和准確把握。從內部狀況看,中國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從外部視角來看,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也沒有變。我們既有GDP逾50萬億人民幣的經濟總量,也有PM2.5屢超500帶來的環境困擾﹔既有糧食九連增累積的端穩飯碗的信心,也有社會信任度降低語境下的食品安全難題。復雜而龐大的中國,存在許多難解而待解的結,也並非三言兩語就能凝聚起共識,更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在這個意義上,知難行更難,要想知行合一,既需深謀遠慮,也得看准就行動。
“再出發”的動員令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發出。帶領13億人一起爬坡,務實可謂最質朴、也最管用的方法論。一切從實際出發,不遮掩問題、不回避矛盾,直面困難、求解藥方,找准路徑、埋頭苦干。求新的行動背后,乃是積極的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如能看到真貧就值了”,有這樣的務實調研,才能作出沒有貧困地區小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的戰略判斷﹔“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有這樣的務實憂患,才會以“老虎”“蒼蠅”一起打的決心劍指沉疴痼疾﹔“現在觸動利益往往比觸及靈魂還難”,有如此的務實真言,就必定會展示勇於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再深的水也得趟的革新姿態。
務實作風折射務實理念,務實理念引領務實發展。牽引中國這列動車組,並對高速疾馳中的潛在問題始終保持警惕,殊為不易。但惟其如此,才能在發展道路的規劃上、具體政策的制定中,秉持客觀、理性,以清醒的頭腦砥礪前行。凡事欲成,也需在理想與現實間作出可能的取舍。正因此,新型城鎮化這一驅動內需的強力發動機得以加速運轉,並被明確為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重大戰略抉擇。這既是對城鄉、區域兩大差距的勇敢直視,也是立足腳下,對幾億人生存狀態的現實觀照,更是保持經濟快速平穩增長的務實之選。
“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務實的理念,最終要靠行動的落實去體現。現實治理中,這樣的不良習氣並非罕見:有時是口號喊得山響,表態格外動聽,實功虛做,以中看不中用的表面功夫應付組織、忽悠群眾﹔有時是“唯上”蓋過唯實,從字面上生搬硬套“精神”,卻全然不顧實際情況,看似跟得很緊,實則錯得離譜。如此作風,無疑是貫徹務實理念的巨大挑戰。隻有從吏治抓起,將誠實、務實、踏實作為考核干部才德和政績的重要標准,才能力避“空頭政治”對求實精神的無形消解,防止“虛應之道”讓務實要求“懸在空中”。
懷抱夢想,風雨兼程。離彼岸越近,可能遭遇的風險和挑戰往往越多。而成就中國夢,必須踏踏實實走好中國道路,這是走向現代化與民族復興的務實選擇,也是億萬中國人前進中的共同心聲。
相關專題 |
·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