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人民檢察院昨天對外發布《2012年度懲治和預防職務犯罪綜合報告》,對佛山去年度職務犯罪發生情況、發展趨勢等進行綜合分析。《報告》顯示,去年佛山市檢察機關共立案查辦職務犯罪案件123件148人,同比分別上升10.8%和13.8%,追繳贓款贓物折合人民幣4200多萬元。其中,貪污賄賂仍然是職務犯罪的主要表現形式。
目前,工程建設、國土資源、司法、醫療、教育等是職務犯罪多發的重點領域和行業。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國有事業單位及農村基層組織均有職務犯罪發生,且職務犯罪案件作案手段直接與隱蔽並存,趨於多樣化。大部分職務犯罪主體都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社會地位,他們的作案過程往往通過鑽法律漏洞、走政策邊緣、打“擦邊球”、制造模糊行為等體現,具有較大的隱蔽性和欺騙性。而且在傳統的直接權錢交易外,還出現了以贊助、獎勵、股份、投資等“合法”形式掩蓋非法所得的作案方式,實現權錢交易的期權化和長期化。
可見,職務犯罪逐漸呈現出涉案領域廣泛化、涉案主體多樣化、涉案方式隱蔽化的特點,這也加大了打擊職務犯罪的難度。如何找出打擊職務犯罪的突破口呢?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諄諄告誡各級領導干部,“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賓,而不要勾肩搭背。緊盯官商“勾肩搭背”,就是打擊職務犯罪的有力抓手。
職務犯罪往往離不開“權”和“利”,形式則為官用“權”交換商的“利”,官商勾結則成了職務犯罪的必要途徑。官員利用自身職務進行權力尋租或貪腐,大多表現為權力向市場伸手,壟斷資源或者暗箱投機,而進入市場就必須與商勾結,於是便有了官商往來密切,“勾肩搭背”,造成了“官商不分”、“政企不分”的歷史症結。黨的十八大后,一批批官員落馬或被調查,而腐敗的重災區,往往是在拆遷、招投標、採購等與商人關系密切的領域。官員的手向市場越伸越長,已經嚴重影響到自由平等的市場競爭。
因此,打擊職務犯罪,最重要的還是理清“官”“商”之間的關系。要理清二者關系,規范權力是核心,厘清規則是重點。“官”“商”關系清爽起來,權力的規范明確起來,官商交往才不敢觸碰底線。另外,還請相關部門盯緊“勾肩搭背”的官商,因為“老虎”“蒼蠅”很可能藏匿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