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日記》記錄的大多是雷鋒對革命理論、人生理想的學習和思考,同時日記裡也有一些深刻的思想解剖。比如:“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著你生活的崗位上?”這幾個“如果”,既是“雷鋒之問”,也應成為每個黨員干部的人生考題。無私奉獻、樂於助人的雷鋒精神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生動詮釋,他“對待同志像春天般溫暖”,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雷鋒把自己當作“一滴水”,自覺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成為引領時代道德風尚的一面永不褪色的光輝旗幟。
雷鋒精神並非高不可攀。一個人堅守在山村的小學教師及大山裡的白衣使者,等等,他們甘願當“傻子”,情願無私奉獻青春、奉獻活力,這種大愛,在一個個普通而平凡的
人手中傳承發揚,凸顯雷鋒精神穿越時空的震撼力、感染力和親和力。
雷鋒精神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那些發生在身邊的助人善行、救人義舉,詮釋了雷鋒精神的最新注解,郭明義幾十年如一日奉獻愛心,“英雄大叔”李國喜跳入冰冷河水救
起3名落水者,自己卻獻出了生命,“最帥小伙”謝尚威伸手接起從5樓墜落的15歲少年,自己卻被撞暈住院……正是這些“當代雷鋒”支撐起社會的道德大廈。
“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我們要做新時期雷鋒精神的傳人,就要像雷鋒那樣,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和艱苦奮斗的作風,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在平凡崗位上兢兢業業努力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勤儉朴素、厲行節約,堅決反對貪圖享受、鋪張浪費的不良風氣,用自己的誠實勞動創造美好的生活。做新時期雷鋒精神的傳人,就要像雷鋒那樣,大力弘揚文明新風,用實際行動促進團結友愛、誠實守信、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自覺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者、社會主義道德的實踐者。
“雷鋒優先”應成為行為自覺。做到“雷鋒優先”,就是要更好地弘揚雷鋒精神,繼續大力宣傳雷鋒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宣傳雷鋒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就是要把雷鋒精神同實際結合起來。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從群眾最關注、最實際、最迫切、最需要的小事入手,不折不扣地把群眾關心的“小事”辦實、辦好、辦成,這樣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獲得群眾的認可,才能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才能真正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要多一份社會責任和勇敢擔當。是一滴水,就要滋潤一寸土地﹔是一線陽光,就要照亮一分黑暗。要學習雷鋒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把為人民服務作為人生的目的,堅定理想信念,強化黨性修養,牢固樹立黨的宗旨意識,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就要弘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作珍惜資源、優化環境的表率,堅決反對大手大腳、鋪張浪費、講排場、比闊氣的奢靡風氣,誠信做事、誠實為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