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除了具備“舉重若輕”的恢宏氣度外,也擁有“舉輕若重”的細致功夫。1961年10月23日,鄧小平同志在接見共青團中央工作會議與會代表時說:“過去冀魯豫的工作比太行熱鬧得多,太行的工作不夠熱鬧,但是精雕細刻。當然,那個時候太行的工作再加點熱鬧就好了,但是歸根到底它是細致的工作,精雕細刻的工作,很深入的工作,結果得益處大,兵就不跑。”他還說:“我們的事業總是要求精雕細刻,沒有一樣事情不是一點一滴的成績積累起來的。”
是啊,我們的事業總是要求精雕細刻,沒有一樣事情不是一點一滴的成績積累起來的。正是憑借這種“精雕細刻”的態度和方法,鄧小平同志成功處理了一個又一個具體而復雜的問題,並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將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一步步引向深入,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紀元。
在其位,謀其政,擔其責。精雕細刻,是對事業極端負責的精神,同時也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缺少了這種精神和要求,也就難以真正將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工作上,更不用說對工作能夠做到精雕細刻了。這一點,對於機關公務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尤其顯得重要。反觀時下,有些機關公務人員,包括少數領導干部,雖然人在其位,但是不謀其政,不擔其責,平平安安佔位子, 忙忙碌碌裝樣子, 疲疲塌塌混日子,吃吃喝喝撈票子,對工作、對事業缺乏一種認真較真、精雕細刻的精神,大而化之,得過且過,滿足於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對此,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的,這樣的領導干部,索性請他好好休息,不然佔著茅坑不拉屎怎麼行?
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精雕細刻,是處理具體問題的不二法寶。任何一項工作,沒有細致扎實的態度,是斷然難以做好的。一定要細化工作措施,將每一個工作環節考慮周全,切忌自以為是、自作聰明。特別是處理事關國計民生的問題時,更加需要我們各級各地黨員干部將工作做細、將服務做實,要做耐心細致的群眾工作,要廣泛深入地進行調查研究,要將各項工作做細,將每一筆民生“賬”算清,不能似是而非、模棱兩可,更不能糊弄上級、忽悠百姓。
接地氣,才能有底氣。對工作“精雕細刻”,其實也就是要求我們機關公務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要經常性地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多接地氣,學會用群眾觀點、群眾方法處理和解決群眾問題。唯有深入,才能細致﹔隻有廣泛深入,才能精雕細刻。相比之下,我們少數黨員干部,不善於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總喜歡或習慣於呆在辦公室裡搞指揮,不想下基層,也不會下基層,即便下了基層,也是蜻蜓點水、浮光掠影,滿足於走過場、搞形式。由於不深入,對基層情況不熟悉,對百姓需求不了解,在具體工作時,便會感到束手無策,也隻能大而化之,搞官僚主義、形而上學那一套了。
當然,精雕細刻,不是要刻意去鑽“牛角尖”,更不是事無巨細,凡事都必須“親自”去做。特別是對於領導干部而言,精雕細刻不能演變為大權獨攬與“一人說了算”。鄧小平善於在作出大的決定后“大膽放手”,“不作具體干預”,“不多講具體方法”,讓下屬充分發揮智慧、施展才干。鄧小平在工作中是把“舉輕若重”與“舉重若輕”兩種工作風格有機結合起來的,關鍵是視情況相機運用。比如他晚年常說要“算賬”,他的一些重大決策,往往要把一筆筆大大小小的“賬”精心算好以后才作出。可以說,鄧小平一生所取得的成就既得益於他那“舉重若輕”的戰略思考,也得益於他那“舉輕若重”的“精雕細刻”、“深入細致”的唯實作風。
實事求是,求真務實,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精雕細刻,講究的是深入細致的工作方法,體現的是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日前,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通過的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突出強調的正是求實、務實、唯實,中央領導集體更是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帶頭踐行、躬身實踐。有道是,將小事做好就能成大事,將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對工作“精雕細刻”,就是要立足本職,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將每一件小事、簡單的事做細做實做好,這與中央提出的“八項規定”在精神上是一致的。在新形勢下、新任務前,重溫鄧小平對工作“精雕細刻”的要求,正是對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的貫徹落實。同時,在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全面部署各項工作的起步之時,提倡和倡導“精雕細刻”的態度和方法、精神與作風,顯得更加必要而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