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中央帶頭落實作風建設“八項規定”,從精簡文會,到控制“舌尖上的腐敗”﹔從厲行節約,到三令五申強調春節期間廉政要求,一招比一招狠,一招比一招實,群眾十分擁護、十分支持。
然而,在干部隊伍中也有另外一些聲音。比如有的是“牢騷派”,認為管得太嚴,基層干部沒水喝,也無法開展工作﹔有的是“懷疑派”,認為節約的錢不一定會花在合適的地方,還不如交給自己花﹔有的是“攀比派”,認為別人能收、能拿、能發,我們為什麼不能。不管所持觀點如何,他們基本上都一致地站在自己的,而不是群眾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可以說,在落實作風建設規定的問題上,這些人是典型的“屁股決定腦袋”。如果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問題,如果站在老百姓的立場上,他們絕對不會冒出這麼多牢騷、懷疑、攀比等奇奇怪怪的情緒。我們知道抓作風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但不能因此就否認抓作風建設的必要性。我們還知道抓作風建設一定會讓領導干部乃至基層干部“不自在”、“不滋潤”,但不能因此就否認抓作風建設的正當性。
如果我們在作風建設的問題上有畏難情緒,任由奢侈浪費、驕奢淫逸等不良風氣蔓延,黨的形象不在,黨的力量不在,每一名干部個人也不會得到絲毫尊重,不會成就任何事業。又或者,我們在作風建設上,下不了決心,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去亂吃,管不住自己的手去亂拿,我們自己的人格尊嚴也會降低,自己的更大發展也無從談起。
因此,在落實作風建設規定的這個問題上,各級干部一定要端正思想認識。真正跳出自己坐著的屁股那麼大點地方,從黨的事業長遠發展的角度,也從個人成長進步的角度,不僅堅決落實好不請不送的要求,也要自覺做到不吃不拿。如能如此,則官場風清氣正,個人也能一展抱負。
譚嗣同為了喚醒民眾變法意識甘願自我流血、自我犧牲,作風建設斷不會涉及到流血問題,各級干部又何嘗不能有這樣一種豪氣,將作風建設真正從我抓起,從現在抓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