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評論員觀察: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

——從嚴治黨新觀察之一

范正偉 白龍

2013年01月23日08:0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隨著改革走向深入,反腐也正進入攻堅階段。黨的十八大后,從省部級貪官的落馬,到網絡反腐的接力,反腐既有新動作,也有新成效,引發了人們的新期待

  

  易發多發的腐敗勢頭怎樣遏制?拒腐防變的制度體系如何構建?風清氣正的黨風政風何以形成?在此背景下,中紀委第二次全會尤其令人關注。不僅在於它將部署全年的反腐任務,更在於它所傳遞的反腐新信息。

  細心的人會發現,每年年初的中紀委全會有著不同的關鍵詞。比如2010年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設、2011年的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2012年的保持黨的純潔性,等等。此次全會的關鍵詞是什麼?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句話意味深長:“我今天講的這些話,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

  如何看腐敗、怎樣反腐敗,最能體現一個政黨的力量。沿著“從嚴治黨”的政治邏輯,保持“生死存亡”的憂患,明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標,堅持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這應該是我們黨反腐倡廉的主軸。

  反腐敗,重點和難點都在取信於民

  僅從話題密集程度,就可以看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反腐決心。作為新任總書記,習近平上任三天兩提反腐,“打鐵還需自身硬”、“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等警示,更是振聾發聵﹔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履新之后第一時間問計反腐專家,並清醒地指出,反腐敗不僅要新官上任三把火,“更希望的是潤物細無聲”。

  正是循著這些思路, 十八大后反腐敗工作呈現出兩種辯証法。

  一個是“大”與“小”的辯証法。既打大老虎,又打小蒼蠅。比如,對李春城等省部級大員的查處,有力地驗証了十八大報告提出的,“不管涉及什麼人,不論權力大小、職位高低,隻要觸犯黨紀國法,都要嚴懲不貸”。再比如,對廣州“房叔”、鄭州“房妹”事件的調查,同樣雷厲風行。既堅持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重視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這種“立體式”的查處,顯示的是腐敗沒有“特區”,反腐敗沒有“禁區”。

  一個是“常”與“長”的辯証法。正如習近平所言,“反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關鍵就在‘常’、‘長’二字,一個是要經常抓,一個是要長期抓。”既看到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又能夠及時處理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這是一體兩面。尤其是后一面,更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信任和信心。最近群眾反映的腐敗案件,經常數十小時就得到“秒殺”式反饋,比如重慶北碚區區委書記雷政富從不雅視頻被曝光到受到處理,隻用了63個小時。可以說,對群眾舉報的腐敗問題,多一些“霹靂手段”,少一些“爛尾工程”,我們就能讓群眾看到希望,並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

  為政之要,在於取信於民,反腐敗斗爭更須取信於民。在多個場合的講話中,習近平都把反腐敗與“人心向背”聯系在一起。把握好反腐敗斗爭中“大”與“小”、“常”與“長”的辯証法,方能增強反腐敗工作自身的公信力,贏得群眾信任和擁護、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廉潔政治,權力制約是治本之策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這是十八大提出的建設廉潔政治的重大任務。為政清廉才能取信於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三清”目標的提出,使得反腐敗工作更具針對性和時代感。

  隨著社會財富的增長,我們黨掌握的各種執政資源比過去豐富了。在這樣的背景下,黨員領導干部的廉潔與否,不僅關系到黨風政風,也關系到公共資源的分配,關系到社會公平正義。這些年來,人們對一些“拼爹”現象的焦慮,對“表哥”、“房叔”的憤慨,莫不與此有關。

  靠什麼打造廉潔政治?權力制約是治本之策。正如習近平指出的,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放眼世界,迄今為止,沒有一個國家和地區,單憑查辦案件就把腐敗遏制住的。反腐敗的過程,既是查辦案件的過程,更是制度建設的過程,特別是對權力的制約乃至制衡的過程。正所謂,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這當是今天我們反腐攻堅最大著力點。

  信任不能代替監督。隻有健全權力運行機制和監督體系,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隻有善於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對腐敗,加強反腐敗立法,最大限度減少體制障礙和制度漏洞,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反腐敗斗爭才有根本依托、我們黨才能在建設現代政黨上邁出新步伐。

(責編:方蕊娟、謝磊)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