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海南國際旅游島重要配套政策之一的境外旅客離境退稅政策在海南落地實施已近兩年,根據目前實施效果而言,“遇冷”已成現實。記者採訪中了解到,自從宣布實施后,離境退稅已經逐漸淡出公眾視線。那麼離境退稅政策緣何“遇冷”?將如何“破冰”?(新華每日電訊)
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海南的核心競爭能力,提升海南的國際地位,說白了也是讓海南通過建設國際旅游島,實現海南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更是讓海南更美麗。
當然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更要有一定的配套政策,通過配套政策的吸引,一方面才能吸引國際游客,吸引海外資金。另一方面更可以形成海南的核心競爭能力,提升海南的國際地位和形象。而在海南實施的配套政策之一的境外旅客離境退稅政策可以說更是吸引海外游客的主要手段之一,一方面可以在海南享受到不一樣的政策,另一方面更可以在海南購買到實惠便宜的商品,包括旅游產品。
可事實上,海南國際旅游島自2011年1月1日開始實施離境退稅政策以來,似乎離境退稅並沒有政策期望的那麼高,而是不斷下降,在海南一再遇冷,幾乎已經“徘徊”在冰點。據海南省國家稅務局統計顯示,自離境退稅政策於2011年1月1日在海南實施以來,截至目前,海南省離境退稅累計開單數量不到2000筆,退稅商品為7000余件,銷售額為456萬元,應退稅額為50萬元,已經退稅26萬余元。其中去年全年退稅額18萬元,2012年上半年退稅額近7萬元,同比呈下降趨勢。
當然對於此,相關人士進行了分析,不外乎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主觀原因,當然也是由於海南自身方面的原因,海南商品品種單一,不能滿足海外游客的需求。還有海南的商業網點布局不合理,局限性大,而且並沒有形成氣候。另一方面是客觀原因。在海南海外客流量小,可以說來者購買欲望並不強。當然海南離境直飛航班數量少也是導致海外游客少的原因。
這些問題不解決,離境退稅遲早會遇阻,不僅僅是目前的“遇冷”,而且還會直接流產,讓離境退稅徒有虛名。雖然有關方面提出了解決方案,一方面是尋求政策上的更大突破,通過完善離境旅客退稅政策,帶動市場的更好發展,從而實現預期的更大效果。另一方面更是通過提升海南的自身發展能力,包括核心競爭能力,從硬件軟件各方面加大力度,從而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吸引外資,吸引經濟。
但是筆者覺得,核心競爭能力的提升是關鍵,而且是根本,沒有核心競爭能力的提升,不但離境退稅更是不著邊際,而且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是一句空話。
目前,海南國際旅游島核心競爭能力不熱,當然離境退稅自然會“遇冷”,而且不能吸引海外游客,吸引海外資金。
核心競爭能力從何而來,是通過海南國際旅游島自身建設過程中形成的,就是一步一個腳印,既要邁開發展的步伐,更要把步伐邁穩,更要扎實,就是通過海南軟硬件建設的提升,經濟基礎的提升,來形成。可不是,香港是國際大都市,其經濟發達,無論是中國大陸,還是國外旅游,都會雲集於此,主要還在於其核心競爭能力強,核心競爭能力熱。那麼海南要讓離境退稅不“遇冷”,更要讓核心競爭能力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