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红东村:产业兴 村民生活有奔头

2020年07月22日10:16    来源:广安在线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红东村稻虾综合养殖基地一隅。

“老唐,料已经准备好了,可以撒料了。”“好的,正好到喂料时间了。”7月8日下午5时,唐瑞华准时来到位于武胜县清平镇红东村的稻虾综合养殖基地,开始了他的“下半场”工作。

今年59岁的唐瑞华是红东村村民,为了供家里的两个孩子上学,他常年在外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作。由于工作环境中粉尘较多,唐瑞华患上了肺病,不能再从事重体力劳动,他的妻子也只能做些散工,家里无固定收入,加上医药费、学费等开支较大,2014年,唐瑞华一家被评为贫困户。

“好在去年最小的孩子也大学毕业,找了份工作,减轻了我们的负担。”唐瑞华告诉记者,在党的扶贫政策指引下,在各级领导和帮扶干部的扶持帮助下,唐瑞华与妻子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让一家人走出了贫困,他和妻子也终于可以卸下生活的重担,回到老家生活。不久后,妻子在村里找了份煮饭的工作。

“我是个闲不住的人,一闲下来反而浑身不自在,总得给自己找点事做。”“闲不住”的唐瑞华在村里转悠后发现,如今的红东村已经变了样,全村可被利用的土地几乎都被流转出来发展了产业,而规模最大的就属稻虾综合养殖基地了。

2019年10月,武胜康之源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来到红东村,流转土地发展起了稻虾综合养殖以及种植晚熟柑橘。如今,该基地已发展了800亩稻虾综合养殖和800亩晚熟柑橘产业。看着发展态势极好的产业,唐瑞华突然萌生了到稻虾综合养殖基地打工的想法。与此同时,红东村第一书记李小荣也在为发展壮大养殖基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而寻找务工对象。于是,在综合考虑和询问唐瑞华本人的意愿后,唐瑞华很快就成了基地的一名务工人员。“在家里也能上班,这是我没想到的,很感谢村上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唐瑞华说。

说到这儿,唐瑞华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个月务工收入1500元,加上土地流转租金近2000元,他一个人一年就有两万元左右的收入。

每天早上5点起床,到基地里收虾笼、放虾笼,早上8点就可以收工休息,如果基地里没有其他事情的话还可以回家收拾家务干点活,直到下午再来基地喂料。“活干起来轻松,每个月还有4天假期,这个工作干着还是挺开心的。”唐瑞华高兴地说。

基地负责人钟华告诉记者,基地发展了水稻养鱼和水稻养虾。第一批小龙虾已在今年5月份投放市场,收获3000斤,赢利近5万元。“我们投放了两万条生存在水上层的花白鲢,与水底活动的小龙虾隔开,以确保虾和鱼能够共生。”钟华说,选择发展稻虾综合养殖不是一时兴起,稻虾、稻鱼加起来,每亩的价值可达6000元,相对单纯种植稻田,利润提高了十几倍。

除此之外,800亩晚熟柑橘基地的发展前景也同样可观。除草、施肥、浇水等工作就可为附近村民带来许多就业机会。

“目前,有120余人在基地务工,其中包括40余户贫困户就业。”钟华说,受疫情影响,他们真正开始上班是3月份,到现在已发出近20万元工资。

李小荣自豪地介绍:“目前村里发展的稻虾养殖基地和晚熟柑橘产业,使村民的人均收入上万元,红东村正朝着致富增收的道路前进,村民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武胜记者站 肖雪 记者 雷彬 文/图)

来源:广安日报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