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走进(今日)广安

罗阳:驻村帮扶干实事 情系群众促发展

2020年07月15日10:09    来源:广安在线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带领老党员到基地看产业,为合村之后产业及基础配套建设集思广益;入户核查“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整改情况;制作新版帮扶明白卡……连日来,岳池县顾县镇羊山湖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罗阳忙得不可开交,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真谛,为村里一点一滴的改变而积极努力着。

  “接地气”当好“村官”

  罗阳来自达州宣汉,是广安市政府办2016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2018年5月,罗阳选派至岳池县顾县镇马家村(现经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马家村与梁家坳村、小羊山村合并为羊山湖村)任第一书记。

  初来乍到,为尽快熟悉村里的工作,罗阳开始了挨家挨户走访。白天,到贫困户的家中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倾听群众的真实需求。晚上,在办公室挑灯夜战,认真翻阅脱贫攻坚各项文件资料,熟记村史村情,明确工作方向。

  罗阳厚厚的民情日记里,不仅写满了各家的基本情况和困难问题,还记录了村上发生的新鲜事儿。正因为接地气、勤学习,罗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顾县方言,与村民顺畅交流,在宣传扶贫政策时,他也能用村民一听就懂的“土话”讲解清楚。

  “在入户调查时,碰上年纪较大的贫困户,如果原封不动按照问卷上面的内容来提问,他们大多听不懂,这就很难摸清情况。这时,就需要我们把冗长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土话”说出来,把一个个问答题变成选择题、填空题。”罗阳说,群众的事从来都不容许半点马虎,要沉下心来认真做,找对方法,把它做实。

  今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罗阳大年初三就从达州老家独自驱车300多公里回到牵挂的村子里,动员村支“两委”干部、村医和公益性岗位人员,按照镇应急指挥部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防疫工作。同时,多方筹集防疫物资,带头坚守一线,将疫情防控落实在“最后一公里”。

  “罗书记到村两年了,村里变化很大。他大事小事都勤勤恳恳,非常辛苦,节假日都不回家。乡亲们谁家有急事难事,他都会立即组织党员干部研究解决。”村妇联主任蒲天芝对村里的变化看在眼里。

  如今,乡亲们都亲切地称罗阳为“阳娃子”,在村民的心中,他已然是村里的一员。

  鼓足劲发展产业

  作为第一书记,罗阳认为,自己不仅要做好贫困群众的贴心人,更要当好群众脱贫致富的助推者。

  “好个马家沟,十年九不收”,几年前,马家村曾是远近闻名的深度贫困村,土地贫瘠、村居分散、交通闭塞。而如今,干净的水泥路连通村里的每家每户,整齐划一的新村聚居点拔地而起,山坡上成片的中药材长势喜人,齐全的观光设施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

  中药材种植业是全体村民翘首期盼的项目,经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多次衔接磋商,该村成立了马家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农户+合作社”方式发展佛手、黄精、川芎、枳壳等中药材品种,至今已有1251亩的规模。

  为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品质,罗阳多次邀请专家教授到村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吸引农村致富能人回乡创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周边农户务工就业。村民不仅以土地、资金入股合作社分红,还在中药材种植基地、藤椒基地务工挣钱,村集体经济及村民人均年收入都较两年前有了显著提升。

  “家里的土地流转给中药材种植基地,年租金有2000多元,我和老伴儿又在基地和建筑工地务工,一年到头总收入近3万元,生活没有问题!”3组贫困村民张军海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他说,在村里,像他这样依靠发展中药材产业实现增收致富的村民还有很多。

  在罗阳看来,要想使村民真正实现长效增收致富,单靠发展中药材种植业还远远不够。经多方请示汇报、集体研究,村支“两委”决定引进企业发展中药材旅游业。目前,已建成羊山湖水域景观、钓鱼摸虾儿童游乐场、福禄岛水上餐厅、若水居民宿等一大批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同时,该村通过承办“广安市中国农民丰收节”“岳池县中医药健康旅游节”等重要节日,开发赏药菊、食药膳、爬药山、吼喊泉、钓野鱼等特色的旅游项目,累计吸引游客近18万人次。旅游业的发展也催生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村民在“家门口”赚钱的愿望成了现实,乡亲们真正吃上了“旅游饭”。

  真情所系,初心所现。正如罗阳所说,在这里,他只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军中的普通一员,他想尽自己所能帮助村民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广安日报岳池记者站 朱俊吉 记者 尹姮)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