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走,摘水果去!

2020年07月14日10:10    来源:广安在线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近日,邻水县石滓镇首届李子采摘节在该镇花房村举行,吸引了四方游客前来旅游采摘。通过举行文艺活动、网络直播等方式,让大家感受到了花房村近年来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后发生的巨大变化。

进入夏季,多种水果相继成熟,越来越多的广安市民趁着周末带老人孩子一起前往城郊,采摘新鲜蔬果、欣赏乡间美景、品尝农家美食,“采摘游”成为广安市乡村旅游的主流。不少农业基地、生态园区、绿色乡村等通过栽种规模化蔬果、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创新旅游业态,推进农旅融合深度发展,在为游客提供生态旅游体验的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由‘采摘游’形成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载体,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美丽乡村、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传承农耕文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和农业园区科科长兰四洋说。

“采摘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帮助。近年来,广安市按照“拓展农业功能,提升产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总体思路,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以培育休闲农家、休闲农庄、休闲农园、农业主题公园等为主要抓手,持续推动广安市休闲农业向前发展,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格局,在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保护生态、传承农耕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县两级根据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分别从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特色产业、经济状况等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高效农业生态基地建设,分别编制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体规划》。所有规划均明确项目要坚持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设,结合地形地貌统筹开发利用,通过农旅结合、农科结合、农文结合等发展模式,使生态、生产、科研和市场有机融合。

在强化政策落实创设方面,广安市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边远海岛等资产资源发展休闲农业。鼓励各地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合理安排。在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依法使用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共同举办住宿、餐饮、停车场等休闲旅游接待服务企业。鼓励各地将中央有关乡村建设资金适当向休闲农业集聚区倾斜。鼓励各地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金融机构也创新担保机制和信贷模式,扩大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

在加大公共服务方面,广安市依托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和产业基地,分类、分层开展休闲农业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科技支撑,依托科研教学单位建立一批设计研究中心、规划中心、创意中心,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休闲农业宣传推介平台建设,加快构建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等公共服务平台,增强线上线下营销能力。强化行业运行监测分析,构建完善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监测统计制度。

在加强规范管理方面。广安市加大休闲农业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宣贯力度,逐步推进管理规范化和服务标准化。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地方行业标准,推动本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规范有序发展。加大对认定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休闲农业星级企业、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等景点的动态管理,确保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行业组织服务,加快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安全意识,提倡文明出行和诚信经营。

同时,强化宣传推介。按照“统筹谋划、系统部署、上下联动、均衡有序、重点推进”的思路,在重大节假日前和重要农事节庆节点,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微信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全国性的休闲农业精品景点宣传推介,吸引城乡居民到乡村休闲消费。鼓励各地通过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宣传推介精品线路和精品景点,扩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影响力。鼓励各地举办特色鲜明、影响力大、公益性强的农事节庆活动,努力营造发展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我们还将把休闲农业发展的有关工作纳入各自工作体系,并予以重点支持。鼓励各地成立由农业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整合资金,集中力量,支持休闲农业重点区域的发展。同时,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休闲农业的发展,鼓励企业、院校、协会和社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兰四洋表示。(广安日报记者站 舒艳 兰林前 广安日报记者 卢琴/文 曾诚 张启富/图)

来源:广安日报

(责编:高红霞、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