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要闻联播
分享

风雨无阻向前进——写在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之际

新华社记者

2020年05月18日07: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类迈入公元2020年,历史写下惊心动魄的又一篇章。

中国,正全力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此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

中国怎么做?世界怎么办?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14亿中国人民作出历史性抉择:以“生命至上”凝聚万众一心,以举国之力对决重大疫情,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克时艰。

经历顽强奋斗和巨大牺牲,中国有效遏制了病毒传播,为全球战“疫”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疫突袭,果敢出手,挽狂澜于既倒

“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习近平 

2020,岁在庚子。

“封城!”

2020年1月23日上午10时,农历除夕前最后一个工作日,武汉成了一场战役的中心。

管控一座千万级人口城市的人员流动,世所未见。又值阖家团圆的传统佳节,更显不同寻常。

习近平总书记于1月22日亲自作出这一战略决策,他强调:“作出这一决策,需要巨大政治勇气,但该出手时必须出手,否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月20日,正在云南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冠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人民至上!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执政信条,也是举国上下同疫魔较量的动力源泉。

“人民生命重于泰山!只要是为了人民的生命负责,那么什么代价、什么后果都要担当。”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隆冬,正是病毒易于传播的时节。春节,正是春运开足马力的当口期。此时一场始料未及的疫情突袭“九省通衢”的武汉。

时间,回拨到元旦前夕。

这个春节来得早。武汉东湖之畔,万盏花灯流光溢彩;城中闹市,煨汤擂台赛升腾人间烟火。

然而,就在这欢乐祥和之中,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恶魔”悄然而至。

2019年12月底,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有一家3口,出现相同症状。一般不会3人同时得一样的病,除非是传染病。”经历过非典救治的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心里一紧。

甲流、乙流、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衣原体、支原体……一系列检查做下来,结果更让她警觉。

不是流感!

随后,又来了4位病人,一样的发烧、咳嗽,一样的肺部表现。

“这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病。”一个警觉的念头冒出来,张继先迅速向医院报告。 

12月30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向辖区医疗机构发布《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次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在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当前我市肺炎疫情的情况通报》,同时开始依法发布疫情信息。

“武汉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

12月31日凌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作出安排部署,派出工作组、专家组赶赴武汉市,指导做好疫情处置工作,开展现场调查。

2020年1月2日,中国疾控中心等收到湖北省送检的第一批4例病例标本。3日起,中方定期向世卫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及港澳台地区及时、主动通报疫情信息。

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随着疫情蔓延,发热门诊开始拥挤起来。CT机超负荷地运转着,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几乎一样——肺毛玻璃样阴影。

从清晨到深夜,就诊的队伍排到了街上。

很快,病房超员,新的病区在不断开辟,医务人员的防护物资也日渐耗尽。“请求支援防护服”“医用口罩告急”“哪里有护目镜”……

到1月24日24时,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报告确诊病例,确诊人数超过1000人。

武汉告急!湖北告急!中国告急!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此时,我们这个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正迈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防控疫情既要把控点多面广的现实国情,也要防止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付诸东流,还要防止经济停摆、社会失序等难以预测的风险。

“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

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南海怀仁堂。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6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坐在一起。

“本来想是让大家过个好年。现在疫情形势紧急,不得不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来研究部署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表情凝重地说,“大年三十我夜不能寐。”

毫不畏惧、绝不迟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异常艰巨的战“疫”使命扛在肩上。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定:

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推动有关地方全面加强防控一线工作;

湖北省对所有患者进行集中隔离救治,对所有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居家医学管理,对进出武汉人员实行严格管控;

全力以赴救治感染患者,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

疫情如火,军令如山。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投入运行,各地纷纷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各党政军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紧急行动……

年夜的饭菜刚上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汪伟接到电话:“今晚8点半到医院集合,出发去武汉。”

几乎是同时——

西安,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胡世颉给父亲发去一条信息:“爸,我被抽调武汉抗病毒去了。”

广州,17年前曾参与抗击非典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彭红赶赴机场。

重庆,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骨干宋彩萍与16岁的儿子相拥而别……

国有危难,使命就是号角。

紧要关头,初心就是方向。

迎战!迎战!

目的地:武汉!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场气壮山河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迅速打响!

运筹帷幄,决战决胜,排兵布阵打好“三大战役”

“信心百倍地打好这一场阻击战、总体战,打好这一场人民战争。我们一定要树立信心!一定会胜利的!”

——习近平 

“如果我们再来迟点儿,他们可能真的扛不住了。”赶到汉口医院时,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队员们惊呆了。

不断出现的新增确诊病例,让武汉曾经引以为傲的医疗系统几近瘫痪。

形势危急,刻不容缓。

时刻关注前线战事,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给出明确指示——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为突出任务来抓”;

“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尽快增加医疗机构床位,用好方舱医院,通过征用宾馆、培训中心等增加隔离床位,尽最大努力收治病患者”;

……

大年初三,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赶赴武汉考察。

同日,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率领、多位相关部委负责同志组成的中央指导组抵达武汉,实地督导和督战。

“指导组有什么情况、有任何需要,可以打电话直接和我说。”习近平总书记日夜牵挂湖北、武汉的疫情,对中央指导组先后作出上百次重要指示,为有效指导疫情防控提供了根本遵循。

14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4次中央政治局会议、1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会议、1次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会议、2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1次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会议、1次党外人士座谈会、6次赴地方考察调研、51次同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通话……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党政军民学总动员、东西南北中齐发动。

——习近平总书记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出号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

——习近平主席向全军发出号令:“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积极支援地方疫情防控。”

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筑起坚实堡垒。红色党旗,绿色军装,白衣战袍,传递胜利希望。

武汉金银潭医院240多名党员,没有一个人迟疑、退缩,全部坚守在急难险重岗位。

“为赢得阻击病毒战斗的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无怨无悔!”北京协和医院3306人请战。

“最困难的工作,最辛苦的岗位,党员必须先上,没有商量!”一个有着90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初心不渝,砥柱中流。

在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下,广大共产党员踊跃捐款,表达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全国共有7955.9万名党员自愿捐款83.6亿元。

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中国共产党的巨大能量威力尽显;全面部署、全面动员,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制度优势充分释放。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布局阻击战,集中火力“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

最精锐的力量向风暴之眼驰援,最优质的资源向决战之地汇聚。

武汉天河机场昼夜不息,迎接逆行的人员和物资。

“封城”不到8小时,防疫药品、医疗器械、口罩、手套等防疫重点物资87批4041件准时运达。

不到24小时,医疗专家组、医疗救援队、解放军指战员,整装待发。

军机、客机、货机……各种机型紧急降落。最繁忙的时候,每隔3分钟,就有一架国产运—20大型运输机轰鸣而来。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全国各地和军队的346支医疗队、42600名医务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

包括多名院士在内的呼吸科和传染科专家、全国10%的重症医务人员齐集武汉。

19个省区市对口支援湖北除武汉外的16个市州。

这是“全国一盘棋”的中国优势、中国速度——

1月23日夜,当年抗击非典建设北京小汤山医院的设计方接到武汉市城乡建设局急建医院的求助电话。1小时后,修订完善的图纸送达武汉市城乡建设局备用;不到24小时,两地设计院联手形成完整图纸。

除夕夜,火神山医院破土开建;3天后,雷神山医院工程火线上马。

城市的两片郊野,彻夜如同白昼。来自全国各地的4万多名建设者,吃住在滩涂坡地。亿万网友当起了“云监工”。

没有缓冲时间,只能边挖战壕边打阻击。正常情况下至少要数月才能竣工的两座传染病医院,只用了短短10多天,开启生命摆渡。

关键时期要有关键之举!

疫情对垒胶着,党中央当机立断,湖北、武汉走马换将。

底数摸不清,扩散止不住,中央指导组部署“应收尽收”。

“必须启用大空间、多床位的‘方舱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心急如焚。

16座体育馆、会展中心等紧急改建方舱医院,数十家医院迅速被改造,500多个宾馆、学校被紧急征用作为隔离点……武汉以每天新增3000张床位的速度逐步实现“床等人”!

1月下旬,对危重症病例分析评估发现,ECMO(人工膜肺)可以为重症患者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不惜代价,要让患者用上最好的设备。”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化作彻夜不眠的行动。

一方面,面向全球厂商紧急发出采购计划;一方面,从全国各地医院现有的400台机器中征调。

不到1个月,湖北省集中机器100多台,其中约80台在武汉。

这是一场总体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打疫情防控阻击战,实际上也是打后勤保障战。”

截至4月19日,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1452亿元,各地疫情防控经费得到有力保障。

“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湖北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春节期间,3000多家企业复工复产、跨界转产。

“世界工厂”的引擎一旦发动,口罩产量迅速从日产800万只提高到日产过亿只。

前线战士要保安全,疫区民众要保民生。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下,山东的蔬菜、东北的大米、海南的水果,源源不断向武汉输送。“武汉人喜欢吃活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组织供应。”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特意叮嘱,把对人民群众的关怀落细落实。

这是上下同心的中国力量——

2月10日下午2时45分,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社区。戴口罩,卷袖子,量体温,在社区居委会,他身体力行,号召全民战“疫”。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场人民战争,要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阻击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说。

在武汉,3300多个社区、村湾实行封闭管理,1.2万名网格员承担起疫情统计、代购搬运等各项职责;

在湖北,全省累计排查核查1315万余人次,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27.4万余人,转运收治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发热患者、密切接触者等“四类人员”8.2万余人次;

在全国,400多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严防死守,不断织密65万个城乡社区防控网,亿万人民主动配合,连接起坚不可摧的战“疫”长城。

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坚固的防线是“人民战争”。

从长江两岸到白山黑水,从中原大地到东海之滨,在党中央领导下,群防群控铸就众志成城。

“中国的动员在全球公共卫生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美国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库恩如是说。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感叹:“我一生从未见过这样的动员。”

4月26日,湖北省已实现新冠肺炎在院患者“清零”。4月30日零时起,北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从一级调整至二级;5月2日零时起,湖北省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

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因时因势,精准施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整合力量、全力抗击疫情,这是很大的挑战;在疫情形势趋缓后,如何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这也是很大的挑战。”

——习近平 

“中国采取有力的措施已经避免数十万人的感染。”

2月24日晚,北京,在结束对中国为期9天的考察后,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外方组长、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这样评价。

就在这天早些时候,原定于3月3日和3月5日召开的全国两会会期宣布推迟。这一罕见的举措,透射出非常时期的非常挑战。

武汉和湖北,尚有近万名重症患者命悬一线。“生命至上”,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也是救治工作的巨大考验。

“对重症、危重症病例要集中救治、全力救治”,“对患者特别是有亲人罹难的家庭要重点照顾”,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须臾不忘。

病例基数大、尚无特效药、病情变化快……习近平总书记把救治工作作为扭转战局的关键,多次实地考察、调研指导。

总书记走进北京地坛医院,了解新冠肺炎感染者住院诊疗情况;视频连线武汉市重症患者收治医院,对广大医护人员致以慰问、提出要求;专程前往武汉火神山医院,为患者加油,为医护人员鼓劲儿。

最终降伏病魔,需要更多“硬核”手段。

战“疫”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就对“加强药物、医疗装备研发和临床救治相结合”提出要求。针对疫情容易反复、变化莫测的情况,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推进疫苗研发和产业化链条有机衔接,为有可能出现的常态化防控工作做好周全准备。

8天内判定病原体;16天内完成检测试剂盒优化,核酸检测能力从每天300人份提升到2万人份;国家版诊疗方案“迭代”七版;5种新冠病毒疫苗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科研人员设立专班,挂图作战,争分夺秒,不眠不休。

从筛选万余种药物到确定有效诊疗方案,从总结“三药三方”到采用恢复期血浆等治疗方式……每一项科研部署,党中央都关注支持;每一步重大突破,总书记都详细过问。

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军事医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医学院,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他强调:“当前,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越是面对这种情况,越要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

科学,是举国战“疫”的治本之策;统筹,是危机治理的制胜之道。

当流动的中国按下“暂停键”,一系列现实问题和潜在影响迎面而来:

为减少人员流动、阻断病毒传播,延长春节假期不失为一项合理而必要的决策。然而,节后复工每延迟一天,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就将损失1500亿元。

疫情阻断的时间越长,经济社会重启和复苏的难度越大……

疫情要管死,经济要放活。天平的两端,都重压如山。

2月3日,疫情防控最吃劲时,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疫情特别严重的地区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区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兑现党和政府对人民的承诺,没有退路!

2月23日,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一场特殊的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面对全国17万名县团级以上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坦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整合力量、全力抗击疫情,这是很大的挑战;在疫情形势趋缓后,如何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这也是很大的挑战。”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乎生计。

从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到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从确保“员工回得来、原料供得上、产品出得去”到确保农业生产不误农时,从守住“米袋子”、守好“菜篮子”到畅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很多乡镇干部说,就连做好今年春耕生产,习近平总书记都牵挂在心,作出重要指示。

春风和煦,大地染绿。

卫星遥感图片中,春天的中国,正在亮起来——

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占中国经济总量超过40%的三大城市群,灿若星河的灯光下,每天数十万家商铺恢复营业,成千上万家制造业企业复工运行。

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中,春天的中国,正在跑起来——

从沿海到内地,货运车辆奔跑轨迹组成的运动线条,正在成倍增长。一条条流动曲线,蕴藏着人畅其行、货畅其流的无限活力。

3月19日13时24分,G4368次列车缓缓驶离荆州站。一趟趟“开往春天的列车”,满载着“搭把手、拉一把”的关爱之情,陆续安排4万名湖北籍务工人员赴粤返岗务工。

就业出台“关爱”条款,审批实现“远程衔接”,更加精准有效的调控政策给市场吃上“定心丸”,税收减免给企业注入“强心剂”……中央各部门密集出台新举措,为中国经济注入更多“暖色调”。

分批分次复学复课,定制返程复工专列,统一“健康码”放心出行,分时预约复苏旅游……全国各地积极应对新变化,让中国社会尽快回归“正常态”。

工厂车间,生产忙碌;山乡田野,春耕正忙。

3月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宣布,深度贫困县正安脱贫摘帽。这标志着遵义实现整体脱贫,812万老区人民告别贫困历史。

3天后,党的十八大以来最大规模的脱贫攻坚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令:

“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江南春雨,润物无声。浙江宁波,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复工复产的一线工人中间,叮嘱大家“既要保证生产任务,还要保证身体健康”。

面对着中小企业负责人期盼的目光,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已经出台了一套政策组合拳,随着形势变化还会及时进行调整,推出更多针对性措施”。

4月22日,傍晚时分,华灯初上。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正在西安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实地了解“夜经济”恢复经营情况。

总书记强调,要在科学防控疫情的前提下,有序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复商复市,努力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开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第六次地方考察,勉励山西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

收放自如,进退裕如,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信心,不要被问题和困难吓倒。”“中国是个大国,韧性强,潜力大,回旋余地大。”

有外国网民感慨,面对空前的疫情,14亿人口,水不停、电不停、供暖不停、通信不停、物资供应不断,社会秩序不乱,中国做到了!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面对境外疫情发展造成的市场动荡、国际经贸活动受到的严重影响,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坚定宣示中国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的决心,一方面积极鼓励国内企业抓住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契机。

因时因势,有力有序。千军万马,指挥若定。

重大投资项目开复工提速、外出农民工规模恢复到往年的九成左右,“云服务”“云经济”绽放异彩……中国经济社会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难点堵点快速打通,广袤大地孕育新的希望。

4月8日零时,历经76天的“封城”坚守,英雄的武汉正式重启。

在这具有标志性的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4月17日,中国公布2020年首季经济数据。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3月份以来,主要经济指标逐月好转,4月份工业增加值和出口增速由负转正。疫情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快速成长,中国经济展现巨大韧性。

当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紧迫感,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4月29日,全国两会将要召开的消息传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召开这一举世瞩目的盛会,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稳健驾驭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

下一页
(责编:常雪梅、王珂园)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