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春风化雨入三江

——重温邓小平关于宁波发展的重要指示

2020年04月09日10:19    来源:《宁波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在宁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征程中,1984年8月1日,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

  就在这一天,世纪伟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发出重要指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邓小平同志十分关注宁波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宁波的发展曾作过多次重要指示。而这,让期待发展改革已久的宁波无比振奋,更迎来了展翅腾飞的历史机遇。

  1

  1984年,被列为14个对外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之一的宁波,被历史地推到了对外开放的前沿。

  然而,面对自己的“先天不足”,宁波人有着清醒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后,宁波一度被确定为东南海防前线,工业经济结构以轻工业、小规模、集体企业、加工工业为主,经济发展的后劲明显不足,宁波港口的优势也未能充分发挥,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制约着宁波进一步的改革开放。

  邓小平同志虽未莅临宁波,但十分关注、期待宁波的发展。

  1984年8月1日,邓小平在北戴河与中央书记处书记们共进午餐纪念“八一”建军节时,关切地询问了沿海14个城市开放的情况,其中特别问到“宁波怎么样”,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的谷牧同志向他作了简要汇报。

  邓小平说:“宁波有那么多人在外边,世界上有名的两个船王包玉刚、董浩云都是宁波人。宁波的民航机场要解决,附近的军用机场可以拿出来,交地方使用;要派卢绪章同志(时任对外经贸部顾问)去宁波,帮助那里搞好对外开放工作。”

  在这次谈话过程中,邓小平讲了一句语重心长、让海内外的宁波人热血沸腾的话:“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就这样,在叙谈之间,邓小平作出了一个对宁波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

  对于宁波的发展,邓小平同志还多次提及,作出重要指示。

  1985年1月,邓小平在谈到宁波的开放问题时指出:宁波的发展速度可能不会慢,同大连展开竞争。发展“金三角”,如果把上海、宁波连起来,就可以解决上海的许多问题。

  1985年2月,邓小平在听取上海市领导同志汇报时指出:上海港口条件差,要综合利用。你们还要利用宁波、张家港这两个港口。

  1988年1月,邓小平在同浙江省委领导同志谈话时专门询问了宁波利用外资办大学、建钢厂和北仑港建设情况,说:可以利用外资,要学会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人家来投资,只要是好的,能带动我们工业发展的,我们应该让他得利多些,才有竞争力。

  2

  邓小平同志发出动员“宁波帮”的号召后,在宁波引起强烈反响。市委、市政府及时进行了学习和研究,领会指示的精神和深远意义,把动员“宁波帮”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落实工作意见和措施。

  邓小平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又多次会见“宁波帮”重要人士,使广大海外“宁波帮”真切感到祖国的真诚和温暖。海外“宁波帮”回乡探访的逐年增多,回乡的目的和活动也由最初探亲、观光、祭扫祖坟,发展到捐资兴办公益事业、洽谈经济合作项目等。

  1985年,在邓小平同志发出号召的第二年,旅外“宁波帮”人士踊跃向家乡捐资赠物合计人民币5700万元,比上一年猛增37倍。此后,“宁波帮”支持家乡发展的热情持续升温。

  据不完全统计,到2017年底,“宁波帮”人士为家乡捐资兴办文教卫生、公益福利事业近7000个项目,折合人民币近20亿元;创办各类企业近千家,其中投资在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百余家。

  与此同时,“宁波帮”人士还穿针引线,热心引荐港台及海外工商界人士来甬考察,努力促成合资合作项目。在宁波已有三资企业中,由“宁波帮”人士投资兴办及由他们引荐的项目占一半以上。此外,他们还竭力为家乡介绍引进境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信息,多方联络,促进家乡与境外开展技术劳务合作、工程承包及其他国际经济技术交流。

  宁波大学是众多“宁波帮”人士共同关心和支持家乡建设的一座历史丰碑。1984年,船王包玉刚率先捐资创办宁波大学,船王办学之举得到邓小平同志的赞赏,他欣然答应为宁波大学题写校名,并督促有关方面把这件事办好。由于邓小平同志的重视与关怀,宁波大学的创办与建设十分顺利。在海内外“宁波帮”人士的接续关心支持下,如今的宁波大学已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宁波进一步对外开放后,特别是邓小平对宁波的关怀和支持,宁波很快成为国内外的投资热土。仅1984年和1985年两年就完成城市建设工程量近1亿元,相当于前32年的总和。

  整个“七五”期间,全市列入国家计划的大中型项目20多个,投资额比前六个五年计划时期投资总和还要多。全市兴建了一大批港口、机场、铁路、公路、通信、供水、供电、宾馆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

  3

  为了落实邓小平的重要指示精神,1985年10月,国务院专门在宁波召开加快宁波经济发展现场办公会,研究宁波改革开放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会议决定成立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

  同年11月,协调小组正式成立,谷牧任组长。12月10日,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确定协调小组组成人员。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陈先任副组长,包玉刚为顾问,11个部委和浙江省、宁波市领导共16人为成员。之后增补卢绪章为顾问,朱镕基、曾培炎都参加过协调小组会议。

  国务院为一个地方城市专门设立领导和协调机构,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绝无仅有。

  从1985年起到1988年,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先后在北京、深圳、宁波召开了6次会议,协调做成了许多宁波人多年想做却没能做成的大事。

  当时,和天津、上海、大连等沿海港口城市相比,基础设施薄弱的宁波难免有点底气不足;许多领导和政府部门对引进外资、搞中外合作都没有经验,管理质量、服务效率通通跟不上。

  投资手续复杂、审批时间过长,让一些外商在投资上有顾虑。在协调小组第六次会议上,香港宁波同乡会会长包从兴就提出,回大陆办厂要敲一百个图章,太麻烦了。深有感触的谷牧当场表示,在这方面,宁波要走在全国开放城市的前列。

  地方要发展,基础设施和交通布网很关键,宁波港的发展和规划成了协调小组成员关心的重点。在协调小组第四次会议上,谷牧再次重申,宁波港一开始就要规划好,要有远见地进行规划考虑,不能乱七八糟、临时凑合,非花不可的钱要花,要搞像样的。

  有了外资的注入,有了港口的崛起,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昂首迈进的宁波,又遇到了另一个重大难题,那就是体制的制约局限——经济权限太小,发展计划环节太多,没有自营进出口权,这样的发展难有持续的后发之力。

  于是,“计划单列”,被摆上了协调小组的议事议程。

  陈先认为,在宁波计划单列问题上,有两个人出了大力,一个是包玉刚,他多次向邓小平和其他中央领导反映宁波情况,要求将宁波作为“中央直管市”;另一个是卢绪章,他不断跑国家计委,“三顾茅庐”,其情可感。

  在协调小组的多次努力和建议下,1986年11月28日,协调小组会议讨论通过浙江省上报的宁波计划单列方案,由协调小组上报国务院。1987年2月24日,国务院批准宁波市自1988年起全面实行计划单列,享受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并继续在宁波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存在了三年的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运行时间并不长,但是,它留给宁波、留给历史的价值却尤为深远。

  计划单列的政策、以港兴市的眼光、外贸经济的依托,成为甬城经济持续发力的金名片,为今后宁波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1988年,在协调小组完成了特殊历史使命后,包玉刚、卢绪章、陈先等宁波籍人士发起成立了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并推动国内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杭州等10多个城市先后成立相应组织。

  宁波经促会通过民间渠道联络海内外“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广泛开展内引外联工作,推动宁波工业、农业、贸易和科教文卫等方面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加快宁波改革开放步伐,振兴宁波经济。

  回首改革开放初期,在小平同志的直接关怀下,宁波依靠全市人民和海内外“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的共同努力,很快形成了全方位改革开放的新格局。(韩小寅 王佳 据2018年7月9日《宁波日报》)

  来源:广安日报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