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走进(今日)广安

变“废”为宝 广安市前锋区治理废弃矿山有妙招

2019年11月01日10:47    来源:广安在线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10月28日,走进位于前锋区桂兴镇五里村废弃矿山治理现场,记者看到,挖掘机挥动着“铁臂”,运输车来回穿梭,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工作。

近年来,前锋区把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大力实施矿山绿色开发,对废弃矿山进行治理、修复、绿化、复垦,昔日由于粗放开采造成的灰白色裸露山包重披绿装,焕发出勃勃生机。

合力攻坚

全面推进华蓥山矿区治理

华蓥山矿产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工业价值,曾经开采和尚在开采的共有17种,丰富的矿产资源一度是华蓥山的骄傲。

然而,多年来,因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造成地形地貌和土地资源破坏,地质灾害频发,森林资源破坏严重,严重威胁到周边群众的生存和经济发展。

“前锋区桂兴镇及周边6个乡镇,是华蓥山矿产开发的典型代表。这一带地下有煤矿,地面有石灰石矿。开采石灰石矿需要大量采石,历经半个世纪的开采,曾经连绵起伏的山坡山峰被削平。”前锋区华蓥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蒋君臣介绍说,绿色山坡变成了荒秃秃的大坑,有些地方地面出现了裂缝,一下雨,山上的石头泥巴一起滚落而下,治理废弃矿山迫在眉睫。

为此,该区统筹实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森林生态修复、矿区饮用水建设等项目,大力开展矿山废弃矿渣清理、矿山复绿、沉陷区整治、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解决矿区水土流失、地灾频发、群众饮水等系列问题。

在这过程中,前锋区把统筹规划、整体推进作为工作前提,坚持全景式策划、全员性参与、全要素保障,握指成拳、凝聚合力,积极构建“抱团攻坚”与“十指弹琴”协调统一的治理格局。

探索治理模式

“废弃矿山”变为“金山银山”

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水则水。前锋区探索矿山治理、土地整治、植被恢复等工程,探索同步治理模式,实现“废弃矿山”变“绿水青山”。同时,通过项目治理,充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帮助当地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种植木瓜、枳壳、乌梅,并套种黄精、麦冬等中药材,提升综合治理效益,实现“废弃矿山”变“金山银山”。

“整个矿区总投资3.3亿元,项目建设周期4年。”蒋君臣说,桂兴片区矿山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是华蓥山(前锋区段)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的首期,涉及桂兴镇联丰村、桂花村、洞坪村、五里村,计划实施矿山复绿170公顷、整治废弃矿渣65万立方米、疏干影响区输水管线355千米、蓄水池42口、森林抚育4807公顷、人工造林1874公顷、封山育林250公顷、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区13000公顷、湿地修复与保护120公顷。

“环境不好不说,还要担心住在这里的安全问题。”对于此,当地村民一直希望居住环境能早日得到改善。

通过整治,村民昔日的担忧正逐步消除。据介绍,桂兴片区综合治理项目,目前完成矿山复绿80公顷、整治废弃矿渣40万立方米、疏干影响区输水管线200千米、蓄水池40口、森林抚育3000公顷、人工造林850公顷、封山育林240公顷、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区8600公顷、湿地修复与保护70公顷,正在进行矿坑的药材种植工作,整治效果初显,后期将继续推动桂兴镇工农村—大店村和大佛寺街道—光辉乡矿山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让矿山重新披上绿装,一草一木都是风景。

“依山就势,我们充分发挥当地山水地貌资源优势,着力提升综合治理效益,努力打造旅游、休闲目的地,建设成生物资源与生态景观相协调的系统工程,将昔日的废弃矿山变成绿水青山,实现格局优化、系统稳定、功能提升的目标,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动发展从‘资源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变。”谈及如何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走向深入,蒋君臣说道。

更远的探索在旅游开发。在项目治理过程中,该区有意保留了采矿留下的痕迹——废弃的矿井门洞、采石后留下的陡壁等,将把矿坑底部坑凹地方填平并覆盖土层,再根据矿坑地形进行复绿、复耕,对采矿留下的痕迹有计划地保留,作为未来矿山公园的元素。这些“矿”元素将被巧妙利用起来,经过精心设计,让它们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广安日报前锋记者站 兰林前

来源:广安日报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