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2019年10月30日10:54    来源:广安在线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1984年,上海微电子技术应用汇报展览会,几个少年正在电脑前为观众进行演示,13岁的李劲也是其中之一。一位老人走到他身后停住脚步,微笑看着李劲熟练地操作——这位老人就是到上海视察的小平同志。其间,小平同志和蔼而坚定地说道:“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光阴荏苒,倏忽而过。当年为邓小平做计算机表演的娃娃们早就长大成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之一的李劲在初三时,参加了清华大学举行的中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并获得了一等奖,高一结束时就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开始了计算机的系统性专业学习。岁月如水,计算机一直是李劲矢志不渝的追求。如今他已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他说,这样可以站在世界的高度,关注最新的研究动态,以此来报答清华母校以及邓爷爷的殷切期待。一句“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改变了许多人的一生……

  “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时间回溯到1984年2月16日,上海市展览馆。13岁的李劲坐在计算机前有些不安,他在等“一个特别重要的人物”来参观。在此之前,他一遍一遍演示他的程序给许多人看,大家也不厌其烦地在他耳边一遍一遍地说:“务求万无一失。”直到这天上午,他才被告知,要来看他表演的是邓爷爷!

  李劲在中国最早接触计算机的一批孩子之中。当时是1982年,上海市教育局搞试点,以了解儿童对计算机教育的适应程度。李劲参加了那次培训,大概从小学三年级起,学习竞赛开始进入他的生活。小学三年级时,李劲获得上海市徐汇区小学生数学竞赛第一名。从此,各种各样的奖状接踵而至。此后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在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共同参与下,举办了我国第一届儿童计算机程序设计比赛。这次比赛,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李劲在比赛中获第一名。

  面对这个闯进电脑世界的娃娃,小平同志笑了,满意地点点头。他亲切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李劲。”

  “多大了?”

  “13岁。”

  中央领导原计划在他们的展台前停留1分钟,最后却停留了6分钟。小平同志和蔼地抚摸着李劲的头,对身边的领导干部们说:“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李劲回忆当时的情形:“我听了之后,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说明邓爷爷对我的表现表示了肯定。同时,这句话对我也是一种莫大的鼓舞,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计算机的兴趣。”

  后来,李劲几乎在每一个市级举办的竞赛中都获了奖,而且全部是第一名。指导教师李毓隽认为,李劲再继续在中学读下去已是浪费时间,他主动和清华大学电子系的刘润生教授联系,在刘教授的积极促动下,李劲从高一连跳两级入读清华大学。

  1988年9月,李劲读本科时,清华大学就为他制订了一个特殊的培养方案,即让他三年内读完五年本科课程,再用两年拿到本应三年才能拿到的硕士学位。李劲采用交叉学习法,每一年都同时读两个年级的课程。如果遇到两个年级的课程有冲突,他就干脆自学,补上没能去上课的那段空白。在学校的几年,他从早到晚,从来都是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活动。结果,仅仅用了两年时间,他就读完了五年的本科课程,比学校为他制订的特殊方案还提前了一年。1994年6月1日,23岁的李劲在儿童节那天成为博士,有人戏称他为“娃娃博士”。

  1994年,李劲来到位于美国洛杉矶的南加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依然是多媒体领域。两年后,他去了夏普实验室继续从事相关研究工作。1999年3月1日,李劲把惠普给他的聘用合同放到一边,回到了阔别五年的祖国,到北京中关村希格玛大厦的微软中国研究院上班。

  李劲说:“当我第一天坐在微软研究院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时,我的心情异常激动,作为这个世界级研究机构中一名最年轻的研究员,我即将从事跨世纪的世界顶尖技术的研究工作。更使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在这里能够帮助中国提高多媒体技术整体水平,这项技术是未来计算机产业的核心技术,对未来信息产业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殷殷期望寄语青少年成才

  小平同志的一句话,不止影响了李劲一个人的人生。崇尚科学,相信技术,是邓小平一贯的作风,并且他还喜欢将科技同祖国的青少年联系在一起。

  1977年7月,邓小平第三次复出,主抓教育和科技工作。三个月后,中国恢复了高考,570万考生走进了关闭十余年的考场;次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在会上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把科技提升到了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战略高度。

  1979年10月至12月,首届“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在北京举行,这一青少年科学盛会首次展出了青少年科技作品近3000件。邓小平闻讯,欣然为展览题词,挥毫写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他还说“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一切事业的继承者”,尤其坚定地认为青少年担负着振兴中华科技实力的重任,所以他在1984年2月16日,观看上海小学生操作简易电子计算机时说:“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计算机”还是一个非常新鲜的名词,让娃娃们来实现它的普及工作,这又是一句说到老百姓心坎里的话。

  1992年1月,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先后参观了珠海亚洲仿真控制系统工程公司、珠海江海电子有限公司,并接见了青年科技人员。在与青年科技人员交谈时,邓小平说:“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在深圳先科激光公司视察时,听说大多数科技人员都是25岁到30岁的年轻人,邓小平高兴地说:“很好,高科技项目要让年轻人干,希望在青年身上!”

  邓小平一生关心青少年及青少年科技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2004年1月,在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同志致信中央,表示遵照小平同志遗愿,拿出全部142万元稿费,用于设立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旨在激励青少年努力学习科技知识,从小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邓小平的女儿邓楠曾谈到设置基金的初衷:“父亲是如此重视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作为家人,我们应该反映父亲的真实愿望,将他留下的稿费用在青少年身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2004年5月3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由邓小平同志亲属倡议,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共同设立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主要奖励在校大、中、小学生,每年奖励100人左右。邓楠说:“之所以将这项基金放在团中央,是希望依托共青团组织活跃的青少年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成长成才。”

  如今,再想起1955年邓小平在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上的讲话,想起他对青年的成才期望,依然不减其实际意义:“青年应当有远大的理想,又要十分重视任何细小的工作。要有远大的理想,才能永远保持前进的勇气和方向。而达到理想的道路是要由无数细小的日常工作积累起来的。你们应当善于把远大的理想和日常的工作结合起来,在任何工作中,严格地要求自己,发挥大胆创造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华南

  (据2014年《中华儿女》)

  来源:广安日报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