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金城西工业园区的东头,有一片丘陵,苍松叠翠,绿草茵茵,土屋俨然。这是一个叫乌石垅的自然村落,中革军委、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坐落在这里。在别墅群落、厂房楼厦之间,这片历史遗址显得肃穆而庄重。
在一个稻子金黄的时节,我走进田野包围的一栋民房。房子的名字非常特别,叫白屋子。大概是绿野之中显出了令人羡慕的殷实,当年便以醒目的色彩来命名,并为人称道。然而,至今保存完好的土屋其实是洁白其表,红色其里——这里就是当年邓小平亲自主编《红星》报的地方。在充满古旧气息的展陈中,我终于看到了《红星》报的历史风貌,特别是报头下时时出现的一两行邓小平手迹:“扩大一百万铁的红军。”据悉,这是邓小平办报的特色之一,为了突出当时的宣传重点,邓小平亲手书写标语,再刻成字模,印到《红星》报上。
一
最熟知《红星》报历史沧桑的中国人,当然是邓小平。他曾经在《红星》报的油墨香气中奉献了一年多的青春岁月,亲手编排着一篇篇散发着烽烟气息的文章,见证着革命曲折中的前进。
1931年7月,邓小平由上海辗转到达中央苏区,出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为红色中华定都瑞金打下坚实基础。不久因工作调动离开瑞金,直到1933年6月末,他又风尘仆仆地返回瑞金任总政治部代理秘书长。他渴望做一些实际工作,于是把自己的愿望向王稼祥提了出来。王稼祥安排他到总政治部下属的宣传部担任干事,负责主编《红星》报。
《红星》是一张面向全军的红军总政治部机关报,创刊于1931年12月11日。办报对邓小平来说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驾轻就熟。邓小平正是以办报刊开始职业革命家生涯的。从早年旅欧时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赤光》,百色起义时红七军创办的《右江日报》,到任瑞金县委书记时领导创办的《瑞金红旗》。如今,又到了这位“油印博士”一显身手的时候了。
接任主编后,邓小平把原来32开本的油印报纸,改为与创刊初期相同的4开铅印报纸,5天出一期,并开辟了许多新的栏目。《红星》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红军指战员的面前。《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记载:那时编《红星》的人手很少,很长时间只有两个人,所以从选稿、编辑、印刷到各种文章的撰写,邓小平都要亲力亲为。5天一期的报纸,每期近万字,各个环节的工作几乎都要他一个人去做,工作之繁重可想而知。看到邓小平实在辛苦,王稼祥曾把自己身边的同志调去帮忙。
《红星》编辑部在白屋子,军委印刷厂在乌石垅,相距三四华里。每期稿子编好后,先要送到印刷厂。工人们排好版后,再把小样拿回来校对。校对时,邓小平一丝不苟,极为认真,错漏之处很少。由于印刷厂的设备陈旧简陋,铅字不够用。邓小平出了个主意,在用大号铅字印标题时,遇到缺字就用四个小号铅字拼在一起,使其大致相当一个大字。像“战争”的“战”字,“故事”的“故”字,“烈士”的“烈”字等,很多都是这样印上去的,从而保证了版面的统一美观。而那些遒劲有力的手写标题,一般读者能很容易地辨识出来,它们开始出现在1933年8月以后的《红星》上,到1935年1月以后便消失了。这是邓小平留给《红星》报的一个明显标记。
在邓小平的努力下,《红星》报独树一帜,仅在中央苏区的发行量就达到1.7万多份,“红星社”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二
邓小平和《红星》报一起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转折。红星的光芒,就是在战胜黑暗中越发明亮的。邓小平对毛泽东的拥护,对真理的追求,通过办报体现了出来。
编完改版后的《红星》报第1期之后,邓小平就向毛泽东约稿。邓小平办公的白屋子和毛泽东居住的沙洲坝隔岗相望。一天,邓小平吃完晚饭,沿着逶迤曲折的田间小路,来到毛泽东的住处,毛泽东正坐在大樟树下的石板凳上专心致志地看书。见到邓小平来访,他笑吟吟地起身让座,关切地询问邓小平的近况。邓小平一一作了回答,并告诉毛泽东,自己正在主编《红星》,希望他为报纸写一篇有关红军攻城作战的文章。毛泽东很快把稿子写了出来,题目是《吉安的占领》,并署上了久已未用的笔名“子任”。在这篇长文里,毛泽东特别提到,这次作战之所以成功,第一条就是反对了立三路线的主张。身处逆境的毛泽东,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左”倾中央极力推行进攻路线、与敌人硬拼的不满。
1934年9月下旬的一天,正在编辑第67期稿件的邓小平突然接到通知:《红星》停止出刊,准备战略转移。几天后,《红星》编辑部随总政治部迁移到云石山的田心村。总政治部领导告诉邓小平,编辑部随总政机关一起,编入中央第一野战纵队第二梯队,代号为军委“红星纵队”。长征之后,每天都是频繁的行军作战。一到宿营地,邓小平顾不上休息,便立刻铺开摊子忙碌起来。10月20日,仅仅10天,开始长征后的第1期《红星》带着芬芳的墨香传到了广大红军指战员的手中。
湘江战役后,博古等人不得不同意毛泽东的建议,改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区前进。邓小平敏锐地注意到党中央在战略方针上的变化,在《红星》上及时地进行了宣传。1935年1月,被任命为党中央秘书长的邓小平参加了遵义会议,并及时在《红星》报传达了遵义会议的重要精神。几天后,邓小平告别了他工作了一年半的《红星》报编辑部,由陆定一接任主编。长征后,《红星》报由铅印改为油印,直到1935年8月初停刊,共出版120多期,其中邓小平主编70多期。
三
红星的沧桑,在20世纪不断呈现。邓小平与红星的情缘,并没有随着离开《红星》报而结束。1972年,第二次复出前,邓小平专程重返赣南。重返瑞金,他特意提出要到白屋子去看看。陪同人员告诉他,那个地方很偏僻,没有开放,所以也没有修路,很难走。邓小平不以为然地说:“不通汽车可以步行,这路我很熟。”说着,年近古稀的邓小平步伐矫健地朝白屋子走去。
邓小平在前边疾步走着,大家紧紧跟在后面。翻过一座小山岗,走过几条田埂,大约走了20分钟,就来到一座绿竹掩映的小村庄。白屋子是村庄中最大的一所房子,虽然已很破旧,但原貌还保留着,邓小平一眼便认了出来。他对随行人员介绍了他当年在此办公的情况,说:“那时我们三个人办这张报纸,我一个人既要采访又要写,还要编要印。现在办个报纸呀,一大堆人。”
随后,邓小平信步走到屋后的晒场上,看到群众在晒红薯粉。他顺手拉过一张竹椅子坐下,一边从口袋里掏出香烟散发给几个老表,一边饶有兴趣地问起当地群众生产和生活的情况。老表们已经认出邓小平,高兴地围拢过来。听到群众介绍当时困难情况,邓小平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他点着一支烟,慢慢地吸着,半晌,一字千钧地说:“我可以再干20年!”在他的心中,《红星》报的名称变成了历史,但红星的光芒永远在心头闪耀。 建民(据2014年《江西日报》)
来源:广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