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4月23日,邓小平为国家科委召开的“863”计划工作会议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会议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竞争力已经成了国家综合实力较量的重要筹码,邓小平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有了非常深入的思考。1985年3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了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步伐。1986年3月,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王大珩、王淦昌、杨家墀、陈芳允联名向中央领导同志写信,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邓小平当天就在信上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
邓小平对此问题的批复如此迅速和果断,充分反映出他对于发展高科技的紧迫感和坚决态度。同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李政道和意大利学者齐吉基时透露了他的心情和想法,他说:“对于科学我是外行,但我是热心科学的。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在这方面,我们还是比较落后。”“发展高科技,我们还是要花点钱,该花的就要花。”“在高科技方面,我们要开步走,不然就赶不上,越到后来越赶不上,而且要花更多的钱,所以从现在起就要开始搞。”
在邓小平的推动下,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我国第一个关于高技术研究和发展的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因其源于1986年3月,故后来通称“863”计划。“863”计划实施后,上万名科学家协同攻关,我国的高技术研究开发取得了重要进展。
1988年8月,与“863”计划相衔接的“火炬”计划,即《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开始实施,其目的是促进高新技术研究成果的商品化,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敏锐地洞察到“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为此,他提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从此,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如雨后春笋般涌出。
记者 武娟 据《邓小平年谱》等整理
来源:广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