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向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与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他以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对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并与有关部门一起做出了相应的战略决策与规划,从而开启了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之路。
教育现代化与信息化要面向世界开步走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结合世界科技发展和国内建设的现实形势,邓小平非常注重科技和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1977年5月,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而要发展科技,“不抓教育不行”(《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页)。要抓教育,就得面向世界开步走,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和研究手段。1978年,邓小平在与当时的教育部长刘西尧谈话时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活动我们应该积极参加,这对我们是有好处的。他还特意强调,“信息学是一门新的科学领域,我们去可长知识。现在有些学科我们听不懂,关起门来怎么行,要派人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中国教育20年》,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38—339页)。此外,对于学校的现代化装备与教学手段,邓小平也特意指出,不仅大学,中小学也要积极应用现代化装备。“没有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研究手段,教育、科学是上不去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26页)。
为了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邓小平于1983年为当时的教学改革试验学校——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页)。“三个面向”的提出,不仅是邓小平对景山学校的勉励与指示,更是他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期望与指导。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先后推出和实施信息技术发展战略规划。面对信息化的发展浪潮,邓小平在1984年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要“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战略构想。这成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针与目标。1993年12月,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正式成立,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大力发展电化教育,推动电化教育向信息化教育转型
结合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来看,在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所倡导的教育信息化是以广播电视教育为主导的。1977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来华访问的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时,与他谈到了我国当时人才的短缺状况以及教育发展的困难等(葛道凯:《从复兴门到复兴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7页)。希思则向邓小平介绍了英国利用现代化手段创办开放大学的一些情况。希思指出,英国开放大学运用广播电视等手段积极开展远程高等教育,这一教学模式具有手段先进和覆盖面广等多重优势。邓小平对这一新兴教育手段和模式非常感兴趣,当即表示,我国也要利用电视手段来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了落实这一设想,1978年2月,邓小平明确批示要建立面向全国的电视广播大学。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尽管当时有人对利用广播电视等手段开展和推动教育提出了一定的疑虑,邓小平仍然坚定地提出,“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08页)。这次会议正式揭开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序幕。1979年2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全国28所广播电视大学同时举行开学典礼。从1979年开始,教育部先后成立了电化教育局和中央电教馆,负责全国的电教管理与业务工作。
除了积极创办广播电视大学之外,邓小平还很注重电视机这一硬件设施的普及与改进。1978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广播协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的电化教育才刚刚起步,人民群众“拥有的电视机数量比较少”,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发展”(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第69页)。为了改变电化教育中硬件设施以黑白电视为主的情况,1979年5月,邓小平在谈到从美国购买先进科技产品发展电化教育时指出,原确定的电化教育的方针不变,购买的电视设备要以彩色电视为主,要覆盖全国。
电化教育的发展为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较为重要的基础。到了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对计算机教育越来越重视。1981年,我国的一些大学如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等已拥有了自己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1982年,根据世界形势的发展要求,教育部决定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五所大学的附属中学试点开设计算机课程,这成为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起点。1984年2月,邓小平在上海参观微电子技术及应用汇报展览时,敏锐地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中小学抓起,要从娃娃抓起。为了响应这一号召,全国的重点中小学开始推广和普及计算机教育,青少年计算机竞赛也由此拉开序幕。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兴起进一步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和电化教学,积极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1994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正式启动。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与湖南大学等组建了我国的第一批网上大学,我国的电化教育也逐步向信息化教育转型。
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师资培训与建设
教育现代化是用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思想、科技与手段等来培育和武装人,从而培养出能为现代化服务的新型人才。因此,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发展和现代化的关键。基于此,邓小平强调,“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08页)。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受到“文革”的冲击与影响,有些教师“不敢教”,有些则转行从事其他职业,教师队伍的总体数量明显不足,师资建设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邓小平指出,现在大、中、小学教师的数量都很欠缺,这就导致很多教师负担太重,从而影响了教学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师资培训工作,必须“把师资培训列入规划,列入任务”(《邓小平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7页)。电化教育与信息化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有着传统教育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突破一定的时空限制,较大程度地缓解师资不足的矛盾,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因此,针对当时师资缺乏的状况,邓小平强调“非走电化教学这条路不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第61页)。
除了利用电化教学来解决师资缺乏之外,邓小平还倡导利用电化手段来开展师资培训与建设工作。邓小平指出,“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比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举办各种训练班、进修班,编印教学参考资料等,大力培训师资”(《邓小平论教育》,第73页)。根据这一指示与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各类院校等相继采取传统教育与电化教育等多种措施开展教师培训。仅1980年至1986年间,我国高校通过各种形式脱产进修一年以上的教师就已超过10万人。总体而言,在教育信息化影响和电化教育的推动下,这一阶段的师资培训与建设工作发展较为迅速。魏晓燕
(据2015年《光明日报》)
来源:广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