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2月26日,邓小平在全国工业交通工作会议和全国工业交通政治工作会议上作报告。在谈到学习与独创时,他指出:“我们一定要有独创精神,要闯出自己的道路。”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敢发前人所未言,敢做前人未做事,善于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大胆创新,堪称我党历史上改革创新的光辉典范。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成功地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邓小平的创新在于结合新的社会主义实践,赋予实事求是以时代特征,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新时期全面改革开放的思想基础。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号召,不仅开启了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于它激发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创造性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
邓小平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性实践,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大农村的改革开始的。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推广,消除了原有人民公社体制中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的各种弊端,极大地解放了农民群众长期受压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认为,制度带有根本性。因此,他十分注重制度的创新,多次强调要建设各种规章制度,使各方面的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在领导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推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一系列制度的创新和改革,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创新的新阶段。
邓小平善于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决策,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政策体系的全面创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邓小平高瞻远瞩,统观全局,整体规划,逐步推进,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政策体系的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