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来,看到了不一样的广安,交通更有序了,城市更整洁了,家乡越来越美……”2月13日,重新踏上去广东务工路程的市民王小强,在朋友圈写下这一段话,“表白”家乡的变化。
同样,阔别家乡多年的市民刘建文,此次回乡,也看到了不一样的广安。
“我家住在东南片区,从广安南站坐车回家,一路上的变化尽收眼底。”刘建文说,“路面交通标识更多、更醒目了,红绿灯设置更科学了,道路两旁绿化也更好了。”
说起这些变化,大家不禁点赞。实际上,促成其改变的,正是来自群众的“智慧金点子”。
去年(2018年)11月,根据市委部署,我市开展了“我为广安高质量发展献一策”活动。活动一开展,便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賨州大地呈现出“满城尽在议献计,人人思考促发展”的局面。
“广安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经济高质量,城市品质也要高质量。”市民龚鑫十分关心广安发展,细心的他发现,近两年,尽管广安城市道路交通在不断优化,但主城区的一些交通标识不够清晰,一些路口没有红绿灯或者红绿灯不易识别。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了“优化道路交通标识标牌、科学设置红绿灯”的建议。
“广安的经济不断发展,车辆越来越多,交通也日渐拥堵,人车没有隔离,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市民李刚,同样热心于广安城市的发展与建设,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了“在道路中间和道路与人行道之间增设隔离栏,实行人车分流;对主城区实行车道改造,规划设立非机动车专用道,以实现车辆分流”的建议。
市民龚鑫的建议与李刚的建议,被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充分吸纳并运用到了城市提质的实践中,并变成一系列行动:对交通标志缺失或损毁、交通标线缺失或不清晰、交通隔离护栏破损或护栏陈旧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和不断完善;为畅通道路,金安大道、建安路等路段安装了中央隔离护栏、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隔离护栏、人行道隔离护栏;今年,市交警支队一大队还拟定实施主城区交通信号系统新增和升级项目……
征集智慧金点子的初衷,是寻找广安发展的“金种子”,并让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数据显示:去年我市开展的“我为广安高质量发展献一策”活动,各地各部门共征集到意见建议15137条,向市委推荐报送1171条。
市委书记李建勤指出,要充分运用好“我为广安高质量发展献一策”活动成果,要见实效。
这意味着,在“我为广安高质量发展献一策”活动的后半程,更需各地各部门积极搭建转化平台,拿出让“金点子”开花结果的实际行动,推动进步与发展。
从态度看诚意:按照市委要求,市委办公室及时将收纳到的意见建议归类整理形成了5大部分34类153个方面,并向市经济合作局、市教育和体育局、市城管执法局等交办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4批次652条,要求承办单位办理意见建议的同时,要向提出意见建议的对象答复办理情况。
从行动看实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将市委交办的2条工作建议吸纳并运用于实践中;市城管执法局将市委交办的11条意见建议全面融入城市精细化管理、突出问题整治、城市提质工程等;市经济合作局对交办的8项意见建议逐条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办理意见;市发改委组织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动车公交化”“推进嘉陵江流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等建议……
“没想到,我的建议能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我为广安高质量发展献一策”活动中,市民张伟针对企业发展,提出了“关于金融支持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在传统信贷基础上,增加创新金融产品,为中小企业提供形式多样的融资方案”的建议。
一条几十字的建议,市金融工作局不仅用满满3页纸作答,更用行动作答:金融支持中小企业的建议被吸纳入2019年金融工作意见和一季度金融工作“开门红”通知中,明确考核激励要求,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实体经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积极推广知识产权、专利、出口退税等抵(质)押融资贷款,探索符合企业发展特点的信贷产品;主动开展融资知识培训,拓宽中小企业融资视野……
不止这些建议,市民鲁轶提出的“加快同城化发展,建设主城区至各区市县快速通道;高品质规划快速通道点位房地产项目建设,提升广安组团发展整体形象……”的建议,上海海派创意工作室许骏杰提出的“开发‘厕所数字地图’APP”的建议,广安区委办公室邓良川提出的“市级层面统一制定规范的招商引资政策,加大对重点产业的考核力度”的建议,分别被市交通运输局、市市政环卫处、市经济合作局吸纳,有的变为措施,有的即将变为现实。
从城市规划到城市建设,从产业发展到对外开放,从生态建设到乡村振兴……随着“我为广安高质量发展献一策”活动中征集到的“智慧金点子”陆续得到转化,必将推动广安迈步高质量发展。(记者 刘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