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记者在(广安市)枣山物流商贸园区临港大市场看到,一箱箱农产品被搬上货车,即将销往重庆、南充、遂宁等地。
“去年(2017年),公司交易额达30亿元,预计今年(2018年)将达到35亿元。”四川临港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祥兵介绍,该公司于2013年在广安注册,是一家专业从事市场综合体开发和运营管理的现代企业,成功开发并运营的“临港大市场”项目,成为川东北规模最大的冷链物流基地、西南领先的农产品食品商贸及电子交易中心。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安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大力支持。
建机制、搭平台、优环境,近年来,我市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1至9月,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49.1亿元、增长8%,占全市GDP总量的57.14%;全市民间投资完成593亿元、增长24%,占全市投资总量的55.7%。截至9月末,一、二、三产业分别有民营企业2751户、3342户、12464户,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全市有个体工商户128227户、私营企业18557户、专业合作社3261户,近三年全市民营市场主体均保持了15%以上的增速。
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市通过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诚信经营,履行社会责任,民营企业逐渐成为税收贡献的“主力军”和促进就业的主导力量。1至9月,全市民营经济实现税收35.5亿元、增长54.3%,占全市税收总额的42.2%、增长54.6%;民营经济吸纳就业3.06万人,提供就业岗位占全市新增就业岗位的75%。
此外,全市民营经济发展领域不断拓展,涉及农业、建筑业、工业、商贸流通业、信息业、旅游业等,并逐步形成较完善的民营经济产业体系。2017年底,全市民营规上工业企业超过492户,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8大重点产业的民营企业实现产值830亿元,占产值总量的56%;拥有限上商贸企业588户、规上服务业企业185户、省级重点物流企业11户、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户。
“尽管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先进市州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市工商局局长、民营办主任欧彦表示,目前,我市民营经济总量还不足、产业结构还不优,亟需提升发展规模,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民营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管理较为粗放,亟需打造龙头企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土地等瓶颈制约较多,亟需优化服务破解难题……
欧彦说,下一步,我市将着力“五个强化”,强化政策推动、产业引导、质量提升、政务服务、氛围营造,健全民营经济发展引导机制,构建民营经济发展产业体系,增强民营经济发展竞争实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开创民营经济活跃发展新局面。(见习记者 刘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