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历史选择了邓小平(96)

2018年10月09日08:44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在方针问题、认识问题解决之后,还要解决体制问题(2)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是本世纪中叶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20世纪以前,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生产实际的需要刺激了技术的发展,是按照生产→技术→科学的顺序发展的,生产和技术的实践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生产、技术、科学的相互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科学理论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前面,而且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形成了科学→技术→生产的发展顺序。正如邓小平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所说:“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说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现代科学技术所达到的成就和它所展示的前景,越来越显示出它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巨大力量。人们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决定和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和规模,关系这个国家社会和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关系人民生活水平能否不断提高和改善。

现代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在于它越来越迅速地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经济和科技的结合更加紧密。作为发展生产力的整体,科技和经济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它们的有机结合,才会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和全社会对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全国人民的科技意识大大增强了。在解决了对科学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和确立了发展科技的战略方针的基础上,邓小平又明确提出:“在方针问题、认识问题解决之后,还要解决体制问题。”我国以往的科技体制,在其建立之初还是基本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并在一定时间内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那种高度集中统一的科技体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日益暴露出严重的弊端,其中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就是科技与经济的严重脱节。当然,这种科技体制是同我国以往那种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缺少活力的经济体制相伴而行的,所存在的这些弊端,也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必然反映。它不利于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束缚了科学技术人员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发挥,使科学技术的发展难以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

继1984年党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之后,随即开始了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部署。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的讲话中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在邓小平这个思想指导下,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我们逐渐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和目标。通过改革,要形成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结合,研究开发与生产相结合的机制,推动科研院所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同时大力推进企业形成技术创新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以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教育体制。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在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战略方针的指引下,不断向纵深发展。

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又提出了“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体制改革方针,既要稳定和保证重大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任务,使之持续发展,又要调动大批科技力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推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要建立科研、开发、市场紧密结合的机制,提高开发创新能力,并进一步优化科研组机构,合理分流人才。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按照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方针,不断优化配置和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办学机制和模式。邓小平认为,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归根到底就是要出人才、出成果。他反复强调,经济是核心,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三者必须一起抓。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我国消灭贫穷、走向富强,消灭落后、走向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科学技术载体的知识分子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问题,培养和造就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的问题,是关系国家的盛衰、民族的强弱、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大问题。邓小平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精神,澄清了长期以来封建思想和“左”的思想影响下在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观点。

十年动乱期间,“知识越多越反动”,广大知识分子被戴上了“反动学术权威”和“臭老九”的帽子。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首先考虑的,就是对知识分子的正确评价问题,要把广大知识分子解放出来,让他们为现代化建设起骨干作用。1977年5月24日,他在与中央两位同志谈话时说:“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不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都是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是劳动者。”他指出,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同年8月8日和9月19日,在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同教育部负责同志的谈话中,他冲破禁区,推翻了压在广大知识分子头上的“两个估计”。他明确指出,建国后十七年中,我们培养的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是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在党的领导下,他们辛勤劳动,努力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我们要尊重知识分子的劳动,尊重人才。他提出,知识分子的名誉要恢复,待遇要提高。除了精神上的鼓励,还要采取其他一些鼓励措施,包括改善他们的物质待遇。要珍视劳动,珍视人才。他语重心长地说,人才难得呀!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他提出: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那么,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是不是劳动者呢?在讲话中,他从理论与实践上充分论证了我国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是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这几个讲话,成为当时我国思想解放的先导。

要真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就必须努力建设宏大的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队伍,要把这个问题提高到国家战略的位置去认识。邓小平提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和战略目标,其根据之一,就在于这段时间内,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他指出,我们要在努力提高现有科学技术队伍的水平、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的同时,大力培养新的技术人才。他要求各级党政领导部门和领导干部,做好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和管理工作,真正发挥我国人才的巨大优势,以保证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高屹)

(未完待续)

(责编:赵亮、李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