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委书记李建勤在华蓥山景区调研时强调,华蓥山景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的原则,明确发展定位,发挥比较优势,精心策划规划,科学有序推动华蓥山旅游整体开发与建设。8月以来,华蓥山景区多次召开“怎么办”“怎么干”专题讨论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扎实推动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落地落实,结合当前形势,深入开展大讨论、发挥比较优势、找短板补短板、理清发展思路、谋划发展目标、研究发展战略,将华蓥山建成一个5A级景区、一座旅居城、一个佛教圣地。
华蓥山景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有哪些?经过大讨论,优势逐渐清晰:华蓥山有石林、天意谷、天池等特级资源16处,自然资源丰富;其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1.16万个以上,Pm2.5小于30,气温适宜,空气质量好;著名长篇小说《红岩》让华蓥山全国知名,华蓥山宝鼎享有“西朝峨嵋,东朝宝鼎”之美誉,安丙墓发掘国家一级文物300余件,文化优势明显。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华蓥山景区党员领导干部上下一心,在大讨论中找不足、查短板。当前,华蓥山景区基础设施差,存在路弯、水少、进入性差的情况;生态修复任务繁重,华蓥山景区规划范围内生态植被待修复点有306处;旅游产品单一,供给不足;投入少,没有与邓小平故里景区直接连通;产出少,游客每年只有80万人次,年税收仅200万元。
接下来,华蓥山景区应该“怎么办”?经过大讨论,华蓥山景区认为,要结合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的“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和形成的“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的新态势,在广安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城市和嘉陵江流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定位中,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用融合后的绝对优势,通过旅居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未来五年,将华蓥山景区建成一个5A级景区、一座旅居城、一个佛教圣地,实现每年千万级的游客量、百万级的留宿量、十亿级的利税,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区的山区旅游脱贫样板,重庆的辅城。
方向既定,华蓥山景区紧盯发展目标,迅速明确“怎么干”,用实干家的精神,推动市委书记李建勤在华蓥山景区调研时的讲话精神细化、实化、具体化。在具体措施上,华蓥山景区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整合前锋区、华蓥市、邻水县三地资源,高标准开发,建成旅游产品综合体;集中精力建设华蓥山旅居城,改造提升石林、天意谷和宝鼎景区;将农业、扶贫等项目注入旅游元素,通过旅游脱贫致富;通过智能化运营,实现一部手机游华蓥山;文旅融合,把华蓥山红色文化转化为旅游产品,串入成渝旅游大环线点,连通邓小平故里旅游线,整合营销传播;华蓥山上设计多类型旅游康养产品,增加游客停留时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见习记者 尹姮 记者 周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