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15日上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到哈工大视察。
在热烈的掌声中,邓小平一行被迎入二楼会议室,听取校长李昌的汇报。
身着深色中山装的邓小平问李昌:“教师的情况怎么样?”
李昌顺口回答:“基本上是苏联专家培养的青年教师。”
邓小平随后又问:“平均年龄?”李昌快答:“30岁以下。”
“年轻,好啊!”邓小平高兴地连声称赞。高兴之际,开始参观。
当时,在“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方针指引下,哈工大39个专业办了42个工厂,邓小平一行参观了哈工大机械制造厂、红色电器厂、电力系统、电子计算机厂、动态模拟装置、土木设计院及工程经济系勤工俭学工厂等。
在学校机械制造厂参观机床加工车间时,邓小平问厂长李树毅:“这个工厂有多少人?”
“固定工人175人,同学参加劳动的1061人。”李树毅回答。
邓小平笑了笑:“这是个大厂喽!”
当邓小平来到电机楼时,五层大楼的每个窗子都探出许多身子,响起有节奏的掌声。走到正在研制的专用电子计算机旁,适逢这台计算机在讲话:“犯规了!”“请您走。”讲解员就势讲解:“这台专用电子计算机能够下棋。如果性能好,最好的棋手也下不过它。而且每当摆好棋子时,它会自动说‘请您走’,当你犯规时,他会立即说‘犯规啦’……”讲解员讲解到这里,全场哄堂大笑。
众人笑,邓小平不笑,他饶有兴趣地问:“你们同它下过棋吗?”
“没有,还没有调整好。”一位教师回答。邓小平关心地问:“什么时候能调整好?”“‘十一’以前,我们准备到北京献礼。”
“那太好了!”邓小平笑了,笑得特别高兴。在参观动态模拟装置时,邓小平的兴趣更浓厚。电机教研室教师曹瑛拿着拳头大小的定子和一个仅有钢笔大小的钢轴,十分自豪地向邓小平介绍:“这是我们做的超高速微电机,转速是每分钟24万转,世界上还没有。这种电机可以用在磨床上加工小型的滚珠轴承内圆。”邓小平听了,连连点头称赞:“好,好,好!”
这样的兴致,一直延续到参观避雷器厂。在避雷器厂,李昌告诉邓小平,这里的粉型避雷器是由工人出身的三年级学生马持宗发明的,邓小平听了非常高兴。趁总书记兴浓,李昌边介绍边招手让厂长强金龙过来。年仅26岁的强金龙是1957年从哈工大毕业后留校任教的,1958年学校筹建避雷器厂,任命他为厂长。刚当厂长就见到了总书记,强金龙非常激动。他兴奋地握着总书记的手,回答着总书记的提问。
参观结束时,邓小平意味深长地对李昌说:“大厂大校要关心国家命运,高等学校要成为突破科学技术的基点之一。”并强调:“只搞勤工俭学,不搞尖端,就是生产一个亿,也不算完成任务。”
一向务实求实的邓小平在哈工大讲的这些话,很快变成了现实。邓小平一行视察哈工大一周后,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会议,贯彻执行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讨论哈工大建设新专业问题,会上传达了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赵尔陆的指示:哈工大要搞尖端,要增加一些新专业。
(摘自《大地》 刘贵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