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历史选择了邓小平(67)

2018年07月24日08:24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系统阐述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可以说是指导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在这篇讲话中,小平同志在全面总结“文化大革命”教训的基础上,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意义、方向、政策、内容和步骤等一系列问题作了深刻论述。他认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好的,但在具体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干部制度和工作制度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弊端。主要表现为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党政职能不分、家长制作风、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国家机关的动作缺乏民主法制基础,等等。这些弊端,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果不进行改革,还可能出现“反右”和“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问题。

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治体制存在的弊端,邓小平特别强调:“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早在1978年他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重要讲话中就突出地强调了民主法制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

邓小平主要是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和促进经济发展几方面看待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指出:“各国的实际情况是不相同的。我们现在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决定的。”

邓小平在勾画政治体制改革蓝图时,充分认识到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他说:“现在提出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任务,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时机和条件都已成熟。这个任务,我们这一代人也许不能全部完成,但是,至少我们有责任为它的完成奠定基础,确立正确的方向。”

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党中央既慎重稳妥,又坚定积极地推动着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的决策,政治体制改革取得很大成果,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积累了经验。1984年以后,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对政治体制改革又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

在这种形势下,作为总设计师的邓小平,从1986年起,将政治体制改革问题重新提上具体日程。

1986年6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情要人来做,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同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时指出:“现在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得基本顺利。但是随着改革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障碍……重要的是政治体制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为此,邓小平明确指出:“1980年就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但没有具体化,现在应该提到日程上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总的来讲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邓小平在听取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汇报时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第二个内容是权力要下放……第三个内容是精简机构……”在会见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国务委员会主席雅鲁泽尔斯基时他指出:“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1986年11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提出,政治体制改革要向着三个目标进行: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1987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主席团委员科罗舍茨时重申,我们的改革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要做到这些,第一,党和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体制要增强活力,就是说不要僵化,要用新脑筋来对待新事物;第二,要真正提高效率;第三,要充分调动人民和各行各业基层的积极性。根据邓小平的论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的,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党政分开,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精简机构,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克服官僚主义,提高效率;权力下放,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高屹)

(未完待续)

(责编:赵亮、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