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设,没有和平环境不行。
1987年5月12日,邓小平会见荷兰首相吕德·吕贝尔斯时指出,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1978年我们制定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方针,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判断上的。要建设,没有和平环境不行。
20世纪上半期,时代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后半期则逐步向和平与发展转化。冷战结束后,时代主题更加突出地表现为和平与发展。根据时代主题的变换,邓小平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观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关于时代问题的思想最为集中和突出的内容,是邓小平敏锐的历史洞察力、高瞻远瞩的眼光、战略性思维和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理论胆魄的结果。
邓小平认为,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方面,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的国际环境是经济发展的保证,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世界经济就会受到破坏,各国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维护和争取持久的和平,“不仅是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是符合世界人民利益的一件大事。”另一方面,和平离不开发展。发展是保持和平的重要因素。战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和要求,各国在经济发展中已形成了荣损俱承的利害关系。只有发展经济,实现共同繁荣,才能从根本上维护世界和平。(记者 武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