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邓小平提倡“鼓实劲,不鼓虚劲”

2018年07月06日14:22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1979年10月4日至11日,中共中央召开各省、市、区第一书记座谈会,主要讨论经济工作。邓小平在第一天的会议上指出:“我赞成劲可鼓不可泄。但是要强调一点,我们需要的是鼓实劲,不是鼓虚劲。就是说,我们的工作要扎实,效果要实实在在。”邓小平的这番话在当时是有很强现实针对性的。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全党上下都想加快速度建设现代化,但是在指导思想上犯了急于求成的毛病,造成国民经济比例更加失调。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邓小平多次强调“鼓实劲,不鼓虚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讲的。

“鼓实劲”的前提是认清国情,承认落后要“鼓实劲”,首先必须搞清楚中国的实际情况,过高或过低的估计,都是不切实际的,都会影响“鼓劲”的实效。“文化大革命”耽误了十年宝贵的建设时间,同时期世界却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同国际上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和“文化大革命”后的一段时期,有些同志却不愿意或不敢承认这一现状,怕被扣上这样那样的帽子,一些同志认为说中国落后就是在“泄劲”。邓小平历来反对这种夜郎自大的态度。早在1974年,针对“四人帮”借“风庆轮”远航成功大肆鼓吹中国的造船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邓小平针锋相对说:“才一万吨的船,吹什么牛!1920年我到法国去留学时,坐的就是五万吨的外国游船。”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多次提出要放眼看世界,看看我们与世界的差距,这样才能将“鼓劲”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之上。邓小平将中国与世界的比较形象地称为“照镜子”,他指出:“闭着眼睛连自己的面貌都看不清楚,不照照镜子不行。”1978年6月,他在会见即将离任的罗马尼亚驻华大使格夫里列斯库时还说:“解决任何问题都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科学的、老老实实的态度,一点弄虚作假也不行,事物的本来面目用语言是改变不了的。比如,我们的发展停滞了十一二年,这个事实否认不了,落后的面貌也否认不了。认清这个落后是好事。”

落后本来是个坏事,然而看到自己的落后,承认落后却是个好事,反而会激发人们奋起直追。因此邓小平多次强调,“知道自己不行,就有希望”。1978年底他访问日本时还说:一个人本来长得不漂亮,要打扮成一个美人,那是不行的。老实的态度,倒是可以改善我们的工作,发展我们的国家。

与承认落后相联系,邓小平还强调要直面困难,遇到困难时,将困难同人民群众说清楚,同群众一起克服困难,问题便容易解决。如果一味掩盖矛盾,不切实际地胡吹牛,鼓虚劲,反而会给我们的事业带来更大的损失。总之,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鼓劲,才是真正的“鼓实劲”。

“鼓实劲”需要切实的目标和可行的步骤

邓小平认为,只有制订切实的战略目标和可行的战略步骤,才能真正鼓舞和团结人民,才能“鼓实劲”。在改革开放之初,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成为全党上下的一个共识。然而,我们的现代化是什么样的现代化,什么时候实现,如何实现?如果目标订高了实现不了,人民就会失去信心;如果目标订得过低,又起不到激励人民、鼓舞干劲的效果。为此,邓小平进行了深入反复的思考。

当时定的目标是在20世纪末实现中国的“四个现代化”,但邓小平在认识到国民经济存在的问题和看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后认为,这个目标有可能达不到。与其讲空话无法兑现,还不如将目标适当降低,赢得主动。他解释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后来他又根据实际情况,将“中国式的现代化”明确概括为“小康之家”。

在邓小平看来,即使是降低设想,要完成这个低的目标,“也得很好地抓紧工作,要全力以赴”,否则也有可能落空。因此,后来他又提出20世纪后20年分两步走,前十年为后十年打基础。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提出实现中国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为什么要分“三步走”,如何走,他也是经过了几次实际考察和精心算账后才确定的,其间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小康目标和“三步走”战略的提出,既不是不可能实现,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实现的,而是“够一够”,努努力才能实现。邓小平认为,只有这样的目标才能真正起到“鼓实劲”的效果。

“鼓实劲”要求解决实际问题,不搞形式主义

邓小平特别强调:“所谓鼓实劲,不鼓虚劲,拿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经济工作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能弄虚作假,不能空喊口号,要有一套科学的办法。”他在总结“大跃进”的教训时说:“在一九五八年,我们犯了错误,搞‘大跃进’,开始不尊重经济规律了,这就使生产下降了。”因此,“我们现在强调要按经济规律办事”。

所谓“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出实招、求实效,不搞“花架子”。邓小平明确提出,要“真正仔细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切实地想办法,使我们的步伐快一些,使生产力发展快一些,使国民收入增加快一些,把领导工作做得更好一些”。针对一些干部身上存在的“假、大、空”的不良习气和作风,他尖锐地指出:“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必须制止。”

邓小平提醒人们,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和“花架子”,而对于群众最切身、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反而不去解决,这样鼓劲就会变成“鼓虚劲”,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就会落空。在上述1979年10月4日的座谈会上,他指出:“真正鼓干劲,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他举例说,1975年整顿铁路时,遇到一个解决铁路工人主要是火车司机洗澡的问题。工人下工一身脏,要洗个澡,那么大的企业,搞些喷头有什么困难?但是没有人管。他强调一定要改变这种作风。

邓小平还多次强调,某些时候在某些事情上搞突击运动是可以的,但鼓劲不等于搞运动。“如果一年到头运动就没有劲了,就变成浮夸、形式主义了,实际上违反了群众意志,脱离了群众。因此,归根到底要把经常工作建立起来。大量的日常工作是基础,突击运动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才最可靠。”他多次强调,实现中国的四个现代化是一个宏伟的目标,这个目标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去做工作才能实现。(宿凌)

(摘自《党的文献》)

(责编:赵亮、李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