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历史选择了邓小平(51)

2018年06月22日08:47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第四章 邓小平与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决定中国命运和中华民族前途的关键时刻,历史选择了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人物——邓小平。

  邓小平代表人民的意志和时代的精神,冲破阻力,毅然决然地领导中国人民走改革开放的新路,开始了摆脱中国贫穷落后面貌、振兴中华民族的第二次革命。

  中国如果不搞改革开放,走任何一条路都是死路!

  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步棋!

  邓小平领导和设计的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其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同时相应的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改革无论就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还是引起社会变革的深度和广度来说,都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

  邓小平领导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毛泽东领导的夺取政权并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第一次革命而言的,是第一次革命的继承、深入和发展,但也不是简单的继续。那次革命后,我们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使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受到了阻碍,因此,必须来一次革命性的变革,才能扫除障碍,开拓前进,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使中华民族真正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中国要实现现代化,除改革开放之外,别无他途。说起改革,有人曾做过统计,说它是当今中国人使用最多的词汇之一。改革已深深地渗透于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那么,中国的改革源于何时,其行程怎样?

  追根溯源,改革实际上从1975年就开始了。发生在那时的全面整顿,可以说是邓小平领导改革的一次尝试和预演。照邓小平的话说,当时用的名称是整顿。1987年10月13日,邓小平在会见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卡达尔时这样指出:说到改革,其实在1974年到1975年我们已经试验过一段。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强调把经济搞上去,首先是恢复生产秩序。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了以发展生产力为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改革才重新发动。

  为期9个月的整顿,邓小平围绕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个核心,坚持并发展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实际上开始了拨乱反正的行程。整顿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从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虽然,这次改革的尝试后来遭受了暂时的挫折,邓小平本人也再一次被“打倒”,但它反映了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加速了“文化大革命”的终结,为以后的改革做了重要的准备。作为中国改革的先声,1975年的整顿功不可没。

  粉碎“四人帮”后,中国人民建设“四化”的热情空前高涨,党的十一大和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再次提出了要变革与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并认为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从这时起,改革再次被提出来。查阅当时的文献,邓小平、李先念等领导同志都强调了这个问题。然而,系统地提出改革的任务,深刻阐述改革的性质和内容的,是邓小平。

  1978年7月6日至9月9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务虚会,讨论怎样加快现代化建设问题。这次会议虽然还未能摆脱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影响,表现了急于求成的倾向,但它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管理体制中的弊端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大胆地提出了改革的思想主张。9月9日,李先念在总结讲话中系统地阐述了改革的问题。他指出:在20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这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也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改变人们的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李先念还就改革的任务提出了一些重要主张。这次国务院务虚会,特别是李先念的讲话,对于启发人们的思考起了重要作用,引起了党内的重视,使之成为年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的议题之一。

  同年9月,邓小平在访朝归来视察东北、天津等地时发表的“北方谈话”,也明确地提出了改革的任务。他指出:我们国家的体制,包括机构体制等,基本上是从苏联来的,是一种落后的东西。企业管理,过去是苏联那一套,没有跳出那个圈子。那时候,苏联企业管理水平比资本主义国家落后得多,后来我们学习那个东西,有了那个东西比没有好。但现在连那个落后的东西也丢掉了,一片混乱。现在要使所有的人开动脑筋,哪怕管理一个街道工厂,也要自己开动脑筋,敢于思考怎么样使生产增加,产品质量提高,成本降低,原材料消耗少,产品价格不断降低。不管大中小企业,搞得好的要奖励,不能搞平均主义,要鼓励先进。要改革企业管理,加强民主管理。邓小平强调说,现在我们的上层建筑非改不可。我们要在技术上、管理上来一个革命。

  10月,党中央确定在这个月召开中国工会九大,由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在大会上致词。全国总工会主席倪志福将反复讨论后的致词再呈邓小平审定。经过几天反复缜密的思考,10月10日邓小平致信华国锋、李先念:“工大祝词,我又考虑了一下,加改了两段,这是比较重要的改动。”邓小平加改的两段为:一是在原稿的“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之后,加写了一段话:“进行这些改革,是全国人民的长远利益所在,否则,我们不能摆脱目前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的落后状态。中央相信,为了社会主义的利益,为了四个现代化的利益,全国工人阶级一定会在这些改革中起大公无私的模范先锋作用,各工会组织一定会用深入群众的宣传组织工作积极协助各企业顺利地实现这些改革,为革命和建设的事业作出新的杰出贡献。”二是加写了关于厂长负责制的一段话:“我们的企业要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或经理负责制,要建立强有力的生产指挥系统。工会要教育全体会员维护企业实行高度集中的行政领导,维护生产指挥系统的高度权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克服现在普遍存在的无人负责现象,才能正常地、有秩序地组织生产。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扩大再生产,增加利润,同时不断地改善职工生活,从而确实保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高屹)

  (未完待续)

(责编:赵亮、李璐颖)